?
惠普或許沒有想到,一次正常的人事調整,竟引起如此強烈的抵觸
?
華三員工:擔心大裁員;“華三的成功源于華三的團結與自己做主”
據媒體報道,惠普有著自己的如意算盤:計劃把已經岌岌可危的服務器業務與華三的業務打包一起出賣,并只轉讓51%的股權給幾個買家,估值約為50億美元。這樣一來,惠普不僅可以繼續作為大股東掌控華三,還可以解決已經日落西山的服務器業務。
“華三是優質資產,而惠普的服務器業務卻不是,多了服務器業務不是單單多一條產品線的問題,我們的市場、研發、渠道都得做出調整,甚至會帶來裁員。”王鵬說。
“華三這么多年被賣來賣去,還能保持持續良好的增長勢頭,根本原因就是大家都比較穩定,無論高管還是普通員工,領導穩定了兄弟才會去拼。”李飛說,“如果從CEO到董事長都換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毛渝南肯定要把自己的心腹團隊安排到華三進行深度整合,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市場部門。到時惠普只要把服務器、網絡設備打包一起賣就好,根本沒有必要留下兩條業務線的銷售人員。從惠普以前收購EDS的經歷來看,長此以往華三沒好結果。”
2008年惠普進行了對著名IT公司EDS的收購,隨即宣布深度整合計劃,對該公司裁員2.7萬名員工,不過到目前為止,惠普已經將其計劃裁員數量擴大了近一倍,即計劃裁員的人數擴大至4.5萬人到5萬人。
資料顯示,2003年華三成立時有1000人,12年過去了,這批老人還有超過700人在公司。“雖然數次易主,但我們一直獨立運營,人員都非常穩定,這是公司發展的根本。”華三老員工李飛說。
從公司成立時營收幾億元,到現在的近100億元的營收,華三的員工把這10多年的迅猛增長歸功于“華三的團結與自己做主”。
據華三有關部門的員工透露,僅2013年華三的凈利潤就達6億美元,“2014年的更多”。而據惠普發布的2013年財報顯示,惠普全球2013年全年凈利潤為51億美元。
“現在有一個簡單的對比,華三員工人數是惠普的1/70,貢獻的利潤是1/7。而就在這種情況下,惠普對華三的投入還在不斷減少。”王鵬說。
據知情人士透露,惠普在收購華三前曾答應過5年內管理層不變,開始于2009年底的收購,現在已滿5年,惠普開始動作。
“我們原班領導在的時候要得到股權或者激勵都很困難,一旦進行中資收購或毛渝南的親信團隊把原班人馬替換后,再想談員工權益、福利會更加復雜。”李飛說。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