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0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韋瑋 實習生 王秋芳)海南是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自然災害種類繁多,出現頻率較高,強度大,影響范圍廣,給人們的生活、生命財產與社會經濟等造成極大的威脅,同時還阻礙了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對此,海南省政協委員張京紅建議,應更加重視和關注我省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應變及處理能力。
張京紅說,在經歷了一系列重大的自然災害之后,海南省政府也極其重視自然災害的應急組織設置,不斷完善了應急管理機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災前預警、災中搶險以及災后恢復重建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自然災害應急處置專項法和應急預案體系不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尚未健全,政府、各級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性;自然災害應急保障能力不足;自然災害應對意識薄弱,應急處置宣傳教育力度仍不夠;災后疾病防治與心理救助尚不到位;各種抗災標準、工程設施的老化問題嚴重。
針對上述問題,張京紅建議,一是完善自然災害應急處置法制法規建設。加強自然災害管理法治建設,積極推動我國突發重大自然災害應急處置專項法的建設。確保當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各階層、各行政部門能依法、有組織、有步驟地進行應急救災。
二是加強對自然災害的綜合監測網建設。引進先進自然災害觀測設備、技術,提高自然災害的綜合監測水平,以增強對災害的預警預報能力,為災害應急處置提供科學的支撐基礎。
三是強化并完善現有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和物資儲備建設。大力推進避災工程(如防洪屋、城鄉應急避災所等)的建設,全面部署和抓好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改善現有抗災標準,例如提高堤壩設計標準、強化建筑抗震防風能力等。同時,增強物資儲備、監督、分配管理,建立健全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的建設,提高物資的應急保障能力。
四是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災害保險機制。充分利用政府、市場和社會三方力量,逐步培育和發展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的保險市場,制定自然災害保險計劃,將發展自然災害保險納入本省政府職能之一,為災害保險提供寬松的政策環境。通過完善立法,保障自然災害保險的落實執行,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重大自然災害保險機制。
五是加強對重大自然災害防災備災教育與培訓。加大力度普及防御自然災害的科普知識,增強社會與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全面推廣防災減災教育和避災自救技能;有針對性進行應急預案設計,加強突發災害事件的應急演練,如定期舉行模擬訓練和演習,以提高公眾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熟悉程度和處理事件的能力。
六是加強應急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和開展相關科學研究,為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撐。進一步加強各聯防部門之間的資料共享和科研合作,開展重大自然災害事件的監測預警與預報技術、自然災害演變規律以及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影響因素等方面研究。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