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0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媛)在2015年海南省“兩會”期間,來自全省各市縣的代表立足本省實際,提交的建議涉及民生、交通、教育等多個方面。其中,代表鄧運周建議,把海南檳榔種植列入政府農業補貼范圍。
檳榔是我省熱帶作物中僅次于天然橡膠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是我國四大南藥之一,同時也是海南一種常用中藥材,已成為我省東部、中部和南部農民群眾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截止2013年末,我省檳榔的種植面積達到136萬畝,其中掛果面積90萬畝,占全國總面積的95%,已經成為20萬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我省檳榔價格波動較大,2013年的“檳榔致癌風波”對海南檳榔產業造成負面影響,檳榔收購價低迷造成農民種植信心不足,對植株疏于管理,老果未能及時采摘從而影響新果的掛果率,導致產量下降;另我省部分檳榔主要產區受強臺風及高溫天氣的影響,病蟲害問題嚴重,產量驟降,市場供不應求,所以才導致2014年檳榔收購價格升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2013年由所好轉。
鄧運周認為,檳榔產業是我省作為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內容之一,檳榔價格長期不穩定對我省農村的經濟發展十分不利。雖然我省的檳榔產量占了全國95%以上,但檳榔的深精加工企業在外省,我省檳榔種植戶沒有定價話語權,隨時面臨加工企業聯合壓價的風險;此外檳榔的生長速度較緩慢、周期長,種植一顆檳榔開花結果的時間一般在6年左右,另我省檳榔種植戶缺乏資金的投入,對結果前進行施肥管理的極少,造成檳榔結果時間大多數都推遲2-3年,加上價格不穩定,降低農戶種植檳榔的積極性。
為此,鄧運周建議省政府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向中央政府提出海南檳榔種植列入農業補貼范圍,調動農民種植檳榔的積極性,促進我省檳榔產業持續發展。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