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掃屋子
吃圍爐
春節,是中國人永不改變的期待。如果說春節是一臺戲的話,那么,年俗就是這臺戲的主要內容。年俗,則凝聚了一個地域千百年來的文化精華以及濃濃的人文情懷。海口作為海南文化留存最為完整的城市之一,其民俗傳承相當有特色,同時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每逢春節,海口的大街小巷,每戶人家都能將傳統文化展示無遺。
海南俗語里有“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過八月十五,海南人就開始為春節忙活了:閹公雞、填肥鴨、做年糕、置年貨……這些也海南人過年的“章程”,加上諸多元素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派吉慶歡樂的過年氣氛,空氣中彌漫的年味也越來越濃烈。新年臨近,如何過年,怎么過年,過年都有什么“章程”成為了網友熱議的話題。而網友“海南鄉土風情”在網上發帖講述海南過春節的“章程”,更是引起眾多網友的共鳴。
海口人過年都有哪些“章程”,你造嗎?下面就由商報君一一為你道來。
祭灶祈好遠“采屋”送晦氣
海口人過年是從臘月就開始了,一進入了臘月,新年的氣氛就來了。農歷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祭灶是男人的事,家里灶上的神像要請下來燒掉,表示送灶王爺上天,給灶王爺上供的目的是讓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把灶王爺伺候好了以后,他上天庭向玉帝報告時就不會說壞話了。祭灶的時候還要預備清水、草糧,這是給灶王的馬吃的,直到了正月初一才迎接灶王爺回家。
把灶王爺送走了以后,就要開始打掃房子了,這就是“采屋”(海南話)。采屋,簡單說就是在家里進行大掃除,家里的男女老少都會齊動手,拿著新買的用青竹枝葉捆成的大掃帚把屋頂、屋檐及墻壁上堆積的灰塵、蜘蛛網等臟物清掃干凈,除此之外,還包括清洗家具、衣被等。
其實,大掃除并不是只在送灶神之后。農歷臘月初一到二十二或二十三,海口的人家就開始忙著打掃室內室外的衛生了,洗蚊帳被褥,刷籮筐家具,把內內外外都收拾干凈,這叫做“掃塵”。這時,城鄉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辭舊迎新貼春聯
過新年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貼春聯。在海南,市民所選的春聯飽含著對來年的祈禱與企求:求財添丁、增福添壽、事業亨通、富貴平安,無一不是希望自家能年年有福有喜的吉祥語句……海口人乃至海南人在春聯的挑選這件事情上,與中華民族的千年傳統并無二致。
在海南,貼春聯一般都在除夕之夜降臨之前完成,并且一般由小孩子或年輕人來完成。
與內地單獨貼春聯不同,海南人貼春聯時,在春聯的橫批下還要貼上“利是錢”,一種紅紙制成的、滿是小圓洞的紙。而且要貼的是奇數,一般是三、五、七張。在春節期間,只要在海口到處走走看看,都能看到家家戶戶的大門框上都貼著四張隨風飄揚的“利是錢”,在其他小門上也貼著,甚至連家里與“柴米油鹽醬醋”有關的器物及水缸、爐、灶,還有犁、耙等農具等,都貼上了“利是錢”,這也是一種一種美好的企盼。
此外,海南人還喜歡在宗祠和每個門口的正中央,掛上一串紅繩子綁著的桔子,桔子要掛奇數,表示出門“大吉大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