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3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敬儒)海南作為一個島嶼省份,近幾年經濟的迅速發展,其中海洋經濟的發展功不可沒。因海而生、憑海而興,海洋賦予了海南獨特的優勢。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代省長劉賜貴提出,海南將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省。增強海洋意識,堅持陸海統籌,充分發揮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不斷壯大海洋經濟規模,推進海洋強省建設。面對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海南如何利用變成海洋強省?在省兩會上,“海洋經濟”再次成為代表和委員關注焦點。
建設海洋強省要有“價值大港”支撐
政協委員葉霞說,發展海洋經濟,海南應該調整產業結構,健全海洋產業體系。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動力,調整海洋產業結構,優化環海經濟區域布局。海洋漁業總體規模應向前擴張,主要發展海水養殖和加工,向產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要利用南海豐富資源,加快發展海洋旅游服務業,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海洋服務體系。發展海水直接利用等新興產業,加快進行海洋藥物、海洋能源的開發試驗。
針對報告提出加強海洋保護和管理,政協委員唐澤認為,海南被全國人大授予海洋管轄權,擔負南海海域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漁業資源開發、海事監管監督、海洋科學研究等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為充分發揮海南對南海油氣資源開發的管理職能,要通過立法規范南海資源開發,進行資源稅改革,保障南海資源維護力量,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依托,加快推進南海油氣資源開發。
政協委員黃飛舟說,海南受限于工業基礎薄弱、經濟腹地小等客觀因素,在吞吐量方面趕超其他地區的難度較大,加之海南港口的發展步伐也較國內許多大港落后,需從強化港航軟環境建設方面另辟蹊徑,調整港航業發展的方向和結構。她認為,當前,國家正在積極推進建設“海洋強國”和 “一帶一路”倡議,海南也明確提出了 “海洋強省”的建設目標,我省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南海基地”,必須有相應的“價值大港”予以支撐。
海洋經濟是未來海南的經濟增長重點
“將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省,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來講,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大亮點。”省人大代表吳士存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以前談海洋經濟,基本思路是傳統的海洋經濟,而現代海洋經濟的很多領域值得開發。他建議,海南要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省,需要我們在做大發展航運業、濱海旅游、油氣化工、海水養殖、捕撈業等傳統產業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發展現代海洋產業。如戰略性的海洋生物、制藥、能源和其他生物制造,對海南來講,這些都將成為海南未來發展海洋經濟的重點。
吳士存說,在一些發達的國家,現代海洋產業已經相當發達,像海洋生物、制藥,尤其是海洋能源產業,在GDP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雖然目前海南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實力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但我們一定要把現代海洋經濟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和方向。近幾年來,海南的海洋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經不小,但與沿海一些發達的省市相比,我們還遠遠低于別人。他認為,作為島嶼省份,未來海南的經濟增長重點在農業、基礎設施和海洋。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人大代表韓金光說,發展海洋經濟,做大海洋強省,海南在發展海洋捕撈業上需要學習挪威的自動化模式;發展海洋養殖業要學習日本海洋牧場模式;發展港口經濟要學習新加坡發展港口貿易物流運輸業為主,深加工為輔的以港興市模式,建立東盟農產品海產品深加工產業園,打造東盟自由貿易物流集散地;發展海洋旅游業要學習馬爾代夫模式,利用海南幾百個島礁打造島嶼度假天堂,推廣海洋產業觀光旅游。此外,需要吸引培養海洋科技人才,創辦亞洲海洋科技大學。他建議,圍繞著海洋經濟,未來海南可以一項項地做,從而把海南建成一個海洋強省。每年舉辦亞洲海洋經濟論壇、亞洲海洋科技博覽會,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海底文物展,建設海南熱帶海洋博物館。
不少委員代表建議,積極建設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加強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農業、漁業、旅游、油氣開發、加工貿易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海南應圍繞海南強省戰略目標,繼續勘探南海豐富的油氣資源,提高對海洋油氣資源的貯備、加工、利用水平,發展周邊產業,逐步形成相關產業集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