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9日電(IT頻道張司南)如火如荼的紅包大戰在除夕夜迎來最后決戰。微信、支付寶、手機QQ、新浪微博、陌陌等各平臺發放一波又波紅包,投放總金額接近7億元人民幣。不少網友直呼“網絡紅包漫天飛”、“雨點一樣的紅包”,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只顧著拆紅包,甚至忽略了一年一次的春晚。專家表示,平臺豪擲數億元搶用戶、搞營銷,將帶來千萬用戶增長,“拉攏用戶”成本不算高。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在除夕夜這個傳統節日,應該多陪親人,不應“抱著手機不撒手”,莫讓商業紅包沖淡了親情。
除夕夜網絡平臺豪擲近7億元撒紅包 微信支付寶平臺系統現間歇故障
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自去年微信“偷襲珍珠港”的那一刻,國人傳統的發紅包、討采頭的方式注定被改變。相比長輩“紅紙包著壓歲錢”的古樸做法,微信、支付寶等掀起的紅包大戰多了些“互聯網的味道”。年輕人見面必問一句“搶到沒了嗎”、“今年搶到了多少?”。
據了解,今年除夕夜,微信平臺搭車央視春晚,從20點到24點,總額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紅包通過“搖一搖”的方式撒向網友,單個紅包最大金額達到4999元。支付寶在除夕當天上午10發出1000萬元現金紅包,春晚開始后在20點,21點,22點,23點,24點整點時間發出總計1億元現金紅包。新浪微博也在除夕夜發出1億元現金紅包。所有紅包金額加在一起已近7億元人民幣。
此外,支付寶方面在推出數字口令后又推出了中文口令,企業可以在平臺分享紅包,用戶在支付寶平臺輸入企業自定義的中文口令,便可領取紅包。此外,馬云自掏腰包在支付寶與來往平臺發出六種紅包,金額分別為0.01元、9.9元、99元、199元、1999元、4999元,紅包數量總計99.9999萬個。
雖然平臺卯足勁兒發紅包,但平臺系統卻沒那么“扛得住”。在晚8:18,紅包大戰開啟后,不少網友反映微信與支付寶平臺出現故障,顯示“拆紅包失敗,再試一次”、“請求不成功,請稍后再試”的字樣。微信方面確認系統出現bug。該故障大約在持續一刻鐘修復。不過在此后幾個小時中,不斷有網友反映微信出現“卡頓”、“不流暢”、“時間延遲”等問題。
中新網通過粗略統計,今年微信、支付寶、新浪微博等平臺推出現金紅包與購物紅包或代金券總金額超過140億元。單除夕一天,平臺推出的現金紅包就超過7億元人民幣。雖然微信、支付寶推出網絡紅包的背后,是為爭奪移動支付入口,拉攏移動支付用戶。但數億資金是否花的值得呢?
數據顯示,去年微信“偷襲珍珠港”之夜,帶來800萬微信支付用戶。今年在除夕夜前夕,微信紅包公布數據顯示,紅包收發總量已經超過4億元。根據媒體披露數據,2014年除夕夜參與紅包活動的總人數最多,達到482萬人次。其中最高峰出現在零點時分,瞬間峰值達到每分鐘2.5萬個紅包被拆開。領取到的紅包總計超過2000萬個,平均每分鐘領取的紅包達到9412個。
電商分析師魯振旺在接受中新網IT頻道采訪時表示:“平臺推出數億掀紅包大戰不可能收回成本,也并不指望收回成本。新浪微博連通支付寶,微博用戶或者明星粉絲都是潛在的支付寶用戶,微信通過分享紅包,也會發展更過的潛在用戶。通過數日的紅包大戰,平臺投入的資金預計會至少會產生幾千萬的用戶,如此算,獲取一個移動支付用戶的成本并不算高。”
不過,一面是網絡平臺擲數億低成本拉攏用戶,一面是抱著終端歡快搶紅包的網友,這在一片“祥和”景象是否會引發我們深思。有部分網友表示,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除夕夜也是一年中全家人團聚的重要時刻,不應“抱著手機不撒手”,應該多陪陪家人,切莫讓商業紅包沖淡親情。(中新網IT頻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