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想利。到一定限度的利,它就是獄,不是貪欲的欲,是監獄的獄。金錢可以換取一切身外之物,但買不來最寶貴的親情和幸福]
2月25日,中紀委監察部官網在醒目位置推出大型專題欄目《懺悔錄》。
“每一個貪腐案件背后,都有權力失范的影子;每一份懺悔書中,都藏著自責自恨的懊悔。”中紀委官網上的話引人深思。該專欄首期刊發徐州市政協原副主席張引受賄案透視《變了味的“獎金”》。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點擊進入發現,專欄經過精心編排,《變了味的“獎金”》圖文并茂,既有張引案判決結果、張引簡歷及詳細案情介紹,也有張引的懺悔書,還有張引今年1月在獄中懺悔的視頻,其中一段視頻里,張引提到85歲的老母親還在等待他回歸,談到母親時,張引哽咽良久,眼圈泛紅。
張引在視頻中還說:千萬不要想利。到一定限度的利,它就是獄,不是貪欲的欲,是監獄的獄。金錢可以換取一切身外之物,但買不來最寶貴的親情和幸福。任何人不能偏離規矩,如果偏了,就要走歪了。
1959年2月出生的張引是江蘇漣水人,1976年12月參軍入伍,1989年10月轉業至徐州市郊區體改辦任辦事員,曾任徐州市泉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九里區委常委、組織部長,九里區委常委、副區長、區委副書記,泉山區委副書記、區長、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2012年6月當選政協徐州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副主席。
2014年5月,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判處張引有期徒刑十一年。2001年~2012年張引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40余萬元。在擔任徐州市泉山區委書記期間,違反規定,擅自決定,通過自定項目、重復發放等形式,向區四套班子成員、財政人員等人發放獎金共計1040余萬元,個人實得50余萬元。
對張引的刑事判決書這樣寫道:“相關人員以獎金名義送錢的目的是為了其在干部任用、街道建設、資源分配及個人職務職級晉升、子女家屬工作問題等方面予以幫助關照,相關人員所作的證言對此也予以證實,供證一致,雙方在發放和收受所謂獎金的意思表示上心照不宣,就是以獎金之名行賄賂之實。”
嘗慣了“獎金”甜頭的張引,已不滿足下級單位的“孝敬”,開始巧立名目、重復發放、擅自發放已明令取消的獎金。他在懺悔錄中這樣寫道:“后來心安理得,覺得不夠就用財政的錢配套,再后來發展到只要是重點項目,就列支發錢。我拿‘獎金’是公開的,追逐金錢是我唯一的精神動力”。
張引說:“我的老母親已經85歲了,還對我說‘你好好表現,我等你出來。’我對不起母親,對不起組織,對不起社會。如果能從頭再來,我寧愿放棄生命也不會再做貪贓枉法的事情。我希望干部們能以我為戒,貪官們能看到我的前車之鑒,捫心自問,早些收手。”
《懺悔錄》是中紀委網站創新傳播方式的又一舉措。《第一財經日報》近日報道了《中紀委網站走紅“秘籍”》。十八大以后,中紀委查辦的絕大多數副省級以上官員案件,由中紀委網站第一時間公布,獨家性、權威性無人能敵,真正做到“內容為王”。根據中紀委網站發布的數據,2014年全年網站點擊量超過9.7億次,最高一天超過600萬次。2015年1月1日,中紀委監察部官網迎來全新改版;同日,官網客戶端上線試運行,朝著更移動、更互聯的方向邁出一步。
?
?
相關鏈接:
中紀委網站:反腐是生死戰 新春第一錘要敲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