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經是指書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經文,被認為是最接近釋迦牟尼原始教義的“佛教元典”。其內容絕大多數以梵文書寫,除佛教經典外,還有許多文學、藝術、哲學、歷史、醫學、數學、天文學等方面的記載,對了解整個南亞、中亞的文化傳播和歷史發展都非常重要。
仲布·次仁多杰說,貝葉經研究的人才非常稀缺,為了更好地推動相關研究,必須要做一本介紹相關常識的詞典。
他說,西藏社科院計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大、清華等國內科研力量,編制一本梵文、藏文、漢文、英文對照版的“貝葉經詞典”。
“這將是我們2015年一個非常大的工作。”仲布·次仁多杰說,兩會后,他將與這些機構聯系,詳細討論合作事宜。
由于自然條件和歷史原因,貝葉經的誕生地印度和尼泊爾,現在已很難找到貝葉經的痕跡。
西藏是當今世界保存貝葉經最多、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仲布·次仁多杰表示,將為新一輪貝葉經的普查工作做好準備。“因為第一輪普查結束后,又有一些寺廟的僧人找到我們,我們發現還是有遺漏。”
仲布·次仁多杰還計劃在2015年把剛創刊不久的《西藏貝葉經研究》做得更好。“這是中國第一份專門研究貝葉經的刊物,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他表示,要做好貝葉經的研究工作,必須培養人才,而創辦這份刊物的目的之一是為貝葉經研究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
2006年,中國政府啟動了迄今最大規模的西藏梵文貝葉經普查。經過6年的努力,初步確定西藏保存千余函(種)、近6萬葉貝葉經,成書于1000多年前,其中還有不少孤本、善本、珍本,一些經書至今未見有藏文、漢文譯本。
西藏社會科學院院長白瑪朗杰曾說:“這批貝葉經的文物價值堪稱打開第二個敦煌經洞。”
2013年12月,西藏自治區社科院貝葉經研究所成立,成為中國首個專門從事西藏貝葉經研究的學術機構。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