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做客新華會客廳? 賈振 攝
行進的中國進入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兩會代表和委員們如何在新的歷史機遇下建好言、議好政,新華會客廳與您一同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做客新華網兩會特別節目——新華會客廳,就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社會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鐘秉林說,中國教育這些年來的發展非常快,主要是規模的擴大和普及化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義務教育已經全面免費實施;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也在加快普及步伐;職業教育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發展的新階段。
鐘秉林指出,即使在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界的工作依然面臨很大壓力。中國教育面臨的很關鍵的問題,主要反映在國家教育發展的矛盾轉化方面。過去的主要難點是“上學難”、教育資源短缺,現在上學非常容易了,但是老百姓的愿望也發生了變化,都想讓自己的子女能上好學校。國家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上好學校難”、優質教育資源嚴重短缺。因此,拓展優質教育資源、辦好每一所學校,才是解決矛盾的根本途徑。
鐘秉林認為,辦教育需要遵循教育的規律、遵循學校發展的規律。辦好一所學校和辦好一個企業不一樣,它需要長期積累、厚積薄發,更是需要過程的。硬件條件可以很快改善,管理水平等軟件條件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提高,但是,光有硬件、軟件水平的提高,距離辦成一所好學校還差得很遠。一所好的學校需要精良的教師隊伍,這是需要幾代教師長期積累才能形成的。一所學校辦得好還需要有優良的辦學傳統、校風、學風和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這種文化傳統、校風、學風的形成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錢堆砌出來。
鐘秉林表示,老百姓迫切需要接受好教育,而辦好學校又需要長期的過程,在長期的矛盾中就會產生新的熱點、難點問題,這些問題集中起來無非一個是質量,一個是公平。提高質量需要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優質資源有限,怎么合理配置就是公平的問題,而且跟質量問題有密切聯系。沒有質量的公平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低質量的公平,老百姓也是不會滿意的。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