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以前,我隨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去廣東、廣西農村調研,重點考察農村教師的待遇。我們開了座談會,聽了當地人的介紹,也去湛江一個島上的學校和玉林某個村里的學校考察。
這次調查,看了一圈下來,問題的確很大。一個突出的問題是,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人口外流,留在農村的孩子減少,所以學校的規模驟降。我們去看一個村小,只有六十來個人,這情況還是不錯的,他們分了三個年級,兩個教師教,從教師配置來講,好像也不算少。問題是,他們什么課都教,但不懂英文,這門課開不了——正常的課開不起來,教學質量很糟糕。
關鍵問題還有一個,待遇太低,吸引不了人才,沒有人來。按照當地政策,從鎮上到村里教書的教師每個月都有補貼,但是我一問,老師們并不知道,沒有拿到這些補貼,也就是說政策并沒有最終落實。
這些情況,比我預期的還差。農村老師的待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認為,不是一般地認為給農村老師多少津貼,而是要成倍地提高他們的待遇,要讓農村教師成為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大學畢業生真的搶著去,那就好了。國家應該下決心,大幅度提高他們的待遇。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淘汰那些不合格的老師,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當然,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待遇、師資、政策等都在發生作用。幾年以前,我就提過提案,認為國家應公布、確立義務教育的標準,全國各地要限期達到;這個標準很細,包括教師的待遇,多少個學生配一個老師,學校活動場地必須多大,多少人必須配備餐廳等。我們要看到這個問題的緊迫性,要集全國之力把教育辦好。
去年,我在政協聯組討論時就談過,我們的義務教育完全能夠辦到世界一流,為什么不去做呢?如果說大學要辦到世界一流,也許還是有一段距離,但是按照我們國家現有的能力,把義務教育辦成世界一流,可以做得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