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一大熱詞:書香社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文化發展成果。“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
作為一家民營藝術團——三亞市藝術團的團長,住瓊全國政協委員李士偉今天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對這個新提法很感興趣。之所以感興趣,不在于提法本身,而在于他努力的方向與此不謀而合。
在李士偉看來,建設書香社會,首先要產生更多的優秀文藝作品,其次要讓老百姓看得到、愿意看、有能力看。這其中涉及到產品質量問題、產品市場開拓問題、產品價格問題等。
從全國的情況看,一些藝術團往往為拿不出高質量的產品、好產品沒有好市場而發愁,而三亞市藝術團這樣一個民營藝術團,卻在推出高質量文藝產品、產品市場開拓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為“書香社會”的建立作出了不少貢獻。
2007年,原本做房地產生意的李士偉在三亞成立了三亞市藝術團。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這個“門外漢”將藝術團辦得有聲有色:自2007年以來,藝術團連續8年參加央視春晚演出,推出了《執著》《焦裕祿》《牛開成》等多個劇目;在國外演出不下百場,國內基本上每天都有演出;歌舞劇《執著》榮獲“文華劇目獎”和“文華導演獎”,另外有些文藝作品也在國內獲獎。
針對產品問題、市場問題,藝術團可以從三亞市藝術團的身上學到什么?三亞市藝術團是如何收獲“產品”與“市場”的?李士偉的回答很簡單:“推出高品質的文藝產品要靠人,獲得市場要靠找市場、不能等市場。”
李士偉告訴記者,為了留住人才,三亞市藝術團用高工資吸引員工,目前99%的團員都來自北京舞蹈學院等大專院校;為了找市場,他自己到處奔波聯絡,其中充滿著酸甜苦辣。
“一些國有藝術團體已陷入惡性循環。”李士偉說,這些團體缺乏資金,難以留住人才,因而推不出好的文藝作品,同時不用心找市場,等市場、等政府撥款。而沒有好的作品、沒有市場自然沒有收入,資金便愈加緊張。
而在三亞藝術團,雖然藝術團給員工的工資頗高,開支不小,且沒有國有藝術團的財政撥款優勢等,但近兩年李士偉每年仍能凈賺一些。今年,李士偉新推出的劇目《南海絲路》將去新加坡開展10場演出,除去日常開支,此行便可賺不少。
除解決產品問題、市場問題外,李士偉強調,建設書香社會,還需降低“書香”的消費門檻,讓老百姓消費得起。“在海南等地,一些演出的每張票價動輒上百元、數百元,如果每張演出票票價僅20元、30元,相信會有更多的老百姓會去劇院看演出。”李士偉說,演出票價高的根源在于劇院收費高。舉例說,在某一城市,一些劇院對演出劇團的收費達每場數十萬元。“如果劇院對劇團能降低演出收費或不收費,演出票價將會有很大的下調空間。”
的確,書香社會,期待文化界更用心,與老百姓更貼心。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