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公共服務平臺 打造海南發展引擎
屯昌—瓊中高速、西環高鐵即將通車,萬寧—洋浦高速有望年內動工,紅嶺灌區正式開工、海口列入城市地下管網改造試點……今年全國兩會前夕,海南重大公共設施項目傳來一個又一個好消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打造為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雙引擎”之一。報告還提出,要加大政府對教育、衛生等的投入,鼓勵社會參與,提高供給效率。這引發了海南代表、委員的廣泛關注和熱切期待。
近年來,海南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今天,如何更進一步將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打造為推動海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培育新動力
補短板惠民生,擴需求促發展
“近年來,海南一直在努力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明確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任務?!闭f起我省增加公共產品的努力,林回福代表扳著指頭一一數來。比如,逐年提高養老保障和城鄉醫療保險的標準,大力推動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偏遠薄弱地區教育的發展等等。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省委、省政府通過公開征集意見的方式,每年確定并辦好十件民生實事,解決了群眾急需、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
“這就好比百姓點單、政府做菜,通過這種方式增加的公共產品能夠很好地補上保障的短板,真正惠及民生?!绷只馗4碚f,政府實施民生實事增加的投入,又直接拉動了海南的經濟發展。比如,棚戶區改造和城鄉危房改造,越來越成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動力。
“經驗表明,政府增加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供給,可以提高消費預期,培育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弊…側珖f委員遲福林看到這個“新引擎”對海南的更深層次的作用,一方面,中國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比如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府的責任就是要在經濟轉型升級中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在簡政放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中,政府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解決公共產品短缺問題,要改變投資結構,更多地投入到公共設施、公共服務上來。另一方面,老百姓對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全面快速上漲,政府責任更大。
據估算,如果到2020年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化、市場化相關制度安排到位的話,政府采購規模占GDP應達到15%至20%,服務類采購占政府采購的比例應當在30%至40%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既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又是新時期創新驅動的一個重要條件,更是全社會對政府的一個基本要求。”遲福林委員說。
不唱“獨角戲”
創新體制機制,引入社會力量
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使之真正發揮“引擎”作用?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須開放競爭?!边t福林委員認為,政府購買服務不僅是一個擴大范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整體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供給的公平、效率和質量。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主要特點是公共服務的契約化、社會化、市場化,目的是實現公共服務公開化、公正化和效益最大化。
對此,鄧澤永代表十分贊成。他表示,建設國際旅游島對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不再唱“獨角戲”,引入社會力量、搭建起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平臺應該是大方向,海南可以在教育、文化、衛生、基礎設施等方面先行先試。
鄧澤永代表列舉了儋州醫療發展的例子。衛生部曾經提出全國民辦醫療機構占比要達到20%的目標,但去年才達到11%。儋州的比例更低,僅有一家民營醫院。與此同時,公立醫療機構越來越不堪重負,儋州的兩家公立醫院人滿為患,床位稀缺,從醫院到醫生、護士,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這種情況不是儋州獨有,而是在全國都很普遍?!编嚌捎来斫ㄗh,引入社會資金和力量,創新體制機制,減輕公立醫療的壓力,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他認為,引入社會力量的關鍵,在于創新公共產品的體制機制,給民營醫療機構和公立機構同等的政策、待遇和發展環境。
搭建新平臺
形成競爭格局,提高服務效率
“海南可以在全國率先實現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把公共服務平臺做大,提高公共服務效率。”遲福林委員建議,海南要加大力度改善基礎設施狀況;政府要在創新、創業上創建各種重要平臺,比如說創業投資基金等;要在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配置上下大功夫。尤其重要的是,從形成公共資源配置的社會化、市場化的制度安排入手,加快公共服務體制創新,形成公共服務領域開放競爭的新格局。
事實上,在這方面海南已經有了一些先行先試的探索和好的經驗。
肖杰代表對此深有體會?!叭呈袕某闪⒅蹙捅仨殑撔鹿伯a品供給的體制機制。”他說,海域大,交通管控咋辦?陸地最小,寸土寸金咋用?人口最少,公共服務咋做?氣候最特,基礎設施咋建?生態最重,“綠色規矩”咋立?回答這些三沙建設發展的關鍵問題,只能創新機制,盡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供基本公共產品和服務。
這正與政府工作報告對創新管理,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要求不謀而合。從三沙設市兩年多來的實踐來看,這種方式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比如港航、媒介、科研、基建大量委托或與專業機構合作,一方面,精簡了政府機構,三沙市不用自己再設許多單位;一方面,實現了公共服務的專業化管理,有效解決了三沙建設管理中的許多難題,加快了三沙市的發展。
雖然三沙的情況具有特殊性,但其中的許多成功經驗值得其它市縣借鑒參考。肖杰代表認為,一是建設管理不一定全部依靠行政力量,尤其專業化公共產品更應該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二是項目建設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創新機制,特事特辦;三是在吸引人才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過多種渠道發揮人才的作用;四是做好合作的頂層設計,引入外部力量彌補政府管理中的不足等。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