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為官“不為”和“亂為”?
?
河北:從約束和激勵兩個方面,調動廣大干部的內生動力
當前,應重點解決好官員“亂為”和“不為”兩個問題,要從約束和激勵兩個方面,調動廣大干部的內生動力。
有權不能任性,就是要樹立規矩意識,依法依規用權;為官必須作為,就是要樹立責任意識,以務實擔當的精神去創造扎實的業績。權力不能隨便用,必須納入法治的軌道,必須克制權力尋租,必須一心為民服務。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已成為各級官員的從政責任和職業紀律。單從從政環境而言,感到現在的市委書記,與前兩年相比雖然擔子很重,但心里很輕松。中央刷新吏治,省委規矩要求十分具體,全省廣大干部正在逐步形成依法擔當、依法用權、主動作為的良好風氣。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堂堂正正去當好官,可以旗幟鮮明去樹正氣,可以踏踏實實去干正事。
——河北省委常委、秦皇島市委書記田向利委員
怎樣扶貧才能和全國同步小康?
貴州:制定個性化的幫扶計劃,實施差異化的幫扶措施
貴州貧困人口最多,是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為實現同步小康,貴州舉全省之力向貧困發起總攻,把扶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重點實施精準扶貧,貧困信息實時更新,不遺漏一個貧困戶,不浪費一個扶貧名額。
精準扶貧的重點在于精準幫扶,我們制定個性化的幫扶計劃,實施差異化的幫扶措施。將殘疾人、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納入社會保障體系進行救濟。其他貧困人口則實行干部幫扶、產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生態移民和基礎設施“6個到村到戶”舉措。去年一年,我們組織5.5萬名干部幫扶9000個貧困村,每個干部深入到每個貧困戶,制定特色產業幫扶計劃,用教育培訓為一個貧困戶至少培養一個明白人。同時,結合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移民和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
去年貴州減貧122萬人,是全國減貧人口最多的省份。今年,貴州將計劃減少貧困人口130萬,我們有信心2020年如期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
——貴州省副省長劉遠坤代表
農民想進城又怕進城怎么辦?
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具有廣泛而現實的基礎:農民有意愿,社會有需求。同時,也面臨突出的難點和矛盾:農民有顧慮,城鎮無容量。農民既想進城又怕進城的兩難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政府要科學制定政策規劃、提供公共服務、營造制度環境,促進農民與居民身份融合、不同群體政策融合、平等享受公共服務,抓好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政策的落實。陜西省已決定建立西安市轄區積分落戶制度,放寬其他市轄區落戶條件,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
新型城鎮化必須尊重農民意愿,不得以放棄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物權為前提。要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探索建立農業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擔責任機制。
——陜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江澤林代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