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宋心仿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結合我國城市建設現狀和中國特色,研發可靠的立體停車技術,大力規劃建設立體停車場。
宋心仿說,政府為解決亂停亂放問題可謂絞盡腦汁,一是交警部門加大處罰力度,違規停車一經發現,馬上予以處罰,但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車輛停放的問題,人們不是不想依法停靠,而是“無處可停”!二是政府也加大了新建建筑物的停車位數量規劃,但面對汽車的數量急劇增長和可利用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少的矛盾,只靠現有的做法難以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宋心仿說,在汽車業發達的國家,立體車庫早就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日本,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機械停車設備的研發和生產,至今已經有五十幾年的歷史。目前全日本投入使用的機械式停車位超過300萬個。同時在美國、法國等交通擁堵的國家,立體停車庫和立體停車場得到快速的發展,有效緩解了繁華區域的停車難問題。
宋心仿表示,立體車庫建設,與百姓生活關系密切,其建設具有明顯的公益性質,但這幾年各地建設立體車庫的經驗教訓表明,這一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模式進行建設和管理,才能保證該項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宋心仿建議建議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推廣立體停車庫建設。從資金支持、稅收政策、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出臺更為明確的政策措施。參照國內其他地方的建設經驗,如鄭州市政府:“地下停車場規模在50個以上的,每建成一個標準泊位補助9000元;地上停車場規模在30個以上的,塔庫式機械立體停車場,按區域不同每泊位分別補助5000元、4000元、3000元;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場,按區域不同每泊位分別補助3000元、2000元、1000元”。同時從規劃到運營管理中每個環節,出臺相應的政策,保證建設的進度、質量、運營和安全。
“‘擔民憂之所憂,想民想之所想’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宋心仿說,政府應著實行動起來,將單位、住宅區、商業區和社會公共區等空閑的地域用來建立立體車庫,規定房地產開發按照1:1比列配備車位,扶持創新型立體車庫的企業,對立體車庫的投資方和運營方進行政府補助或稅費的減免,推動立體車庫的良性發展,創造開辟出更多的泊車位,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