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財經3月11日消息 (記者 馬繼鵬)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句在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出現的話正在從概念演變成現實,中國數以萬計的創新者和創業者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
在今天召開的主題為“互聯網金融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央廣網財經兩會特別論壇上,創業、創新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互聯網是新技術革命的代表,這個技術和金融的結合將金融的普惠性發揮到了極致,這樣的金融形式對實體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讓普惠金融成為中小企業的“甘霖”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經濟發展是否有活力,增長是否有質量取決于企業的發展,而占中國企業數量90%的中小企業能否健康成長則決定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
去年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以政府自身改革帶動重要領域改革,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發展的新動力。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常遇到融資難、融資貴的困擾,不過這種情況正在因為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得到改觀,越來越多的小企業正在通過P2P、小額貸款、擔保、典當等新的融資方式獲得資金。
賈康指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習李新政”理念的連接,這要求在新的國家治理模式下,政府應該放低身段,要加強和多元化主體之間的互動,抓住互聯網發展的機遇,給創新者更多的彈性創新空間,促進經濟發展的活力。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推動者、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在今天的論壇上表示,以往農民、下崗工人、小微企業、創業企業以及一些農林產業很難得到貸款的支持,但互聯網金融給這些群體提供了新的機會。
全國人大代表、用友網絡董事長王文京說,該公司為1萬多家大型企業、20多萬家中型企業和超過180萬家的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很多中小企業由于管理不規范很難獲得資金支持,用友網絡正在通過互聯網金融給這些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讓所有市場主體都能分享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這句話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本身就是“甘霖”,它從戰略的高度要求中國的金融必須為廣大中小企業服務,而互聯網金融已經站在了潮頭。
創新創業成經濟增長新動力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當前經濟增長的傳統動力減弱,必須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改造傳統引擎,打造新引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
“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給市場和社會留足空間,為公平競爭搭好舞臺。個人和企業要勇于創業創新,全社會要厚植創業創新文化,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報告中說。
事實上,在此前國務院召開的四次常務會議中,其中有兩次涉及創業創新。1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總規模40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支持處于“蹣跚”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1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則確定,支持發展“眾創空間”的政策措施,為創業創新搭建新平臺。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我們更應該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創業創新的重要地位便不可置疑地凸現出來。在制造業普遍陷入產能過剩,除基礎設施之外的投資拉動便有勁兒使不上了,中國GDP的繼續增長迫切需要新企業成規模地誕生作為動力源。
“以微觀活力支撐宏觀穩定,以供給創新帶動需求擴大,以結構調整促進總量平衡。”賈康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一表述清晰的闡述了“新常態”的特征,中國經濟的增長不僅僅體現在速度上,更應該注重結構的調整。
王文京表示,互聯網金融服務的主體客戶就是實體經濟的客戶,包括制造業以及很多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帶動就業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有效的資源配置工具讓這些企業和行業獲得了進一步的支持。
?
相關鏈接:
外媒觀察:中國經濟新常態值得歡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