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14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晶晶)為救助患白血病的四川12歲女孩,13日,定安小伙王先生在市人民醫院無菌清髓倉進行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手術。據了解,這是全國第4766例、海南第61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的愛心志愿者。
7年獻血3萬余毫升
王先生出生于1990年,家中有父母和哥哥,2008年開始外出打工,在酒店跟班學廚。雖然工作辛苦,但他堅持每年義務獻血或捐獻血小板。說起王先生的名字,海口多家血站工作人員都很熟悉。王先生自己也坦言,他曾接到過血站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血站血量不足,問他近期有沒有獻血計劃,而他總是“有求必應”。
談起獻血,王先生說,最初在電視上看到獻血能幫助別人后,就對獻血“上了癮”。血站最缺的是血小板,由于抽血小板的時間久,他只能請假獻血。據了解,從2008年至今,王先生已在海口、東方和三亞等地獻血達3萬余毫升,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于2010年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接到通知爽快同意
據了解,此次受捐助女孩今年12歲,因患有白血病已在醫院治療一年,只能依賴輸血維持生命,她和家人期盼著合適的造血干細胞,讓她能有機會活下去。去年7月,經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檢索,王先生的HLA分型資料與女孩初配相合,之后經過高分辨血樣檢測和全面體檢,與女孩的HLA分型檢測完全相合,符合捐獻條件。
當海南省紅十字會將消息通知王先生時,他爽快地同意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當年12月5日,王先生正式簽署《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他說:“最初接到有患者和我配型成功的電話時,我就決定了進行捐獻。”
王先生告訴記者,為說服家人,接到省紅十字會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通知后,他專門上網了解捐獻造血干細胞知識,“我自己知道,非血緣配對成功概率是近百萬分之一,這的確是一種緣分。”
帶動4位愛心志愿者
好事多磨,王先生春節前兩次意外受傷。治療期間,他擔心用藥影響接下來的干細胞捐獻,直到從醫生、護士及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了解到,不會對捐獻產生影響后,才放下心來。
遠在千里之外的受助女孩給他寫來了親筆信,女孩在信中說:“感謝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代表全家向您表示深深的謝意。”對此,王先生表示,能夠幫助別人是他的榮幸,希望小妹妹早日康復。
據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在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朋友圈中,王先生的行動不斷受到點贊。捐獻采集期間,連續4位配對成功的志愿者到醫院體檢,并簽署志愿捐獻同意書。
13日上午,醫務人員給王先生進行了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期間,海南省血液中心相關負責人也來到現場看望王先生,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也向他頒發了“榮譽證書”,表彰他“讓患者獲得重生”的這一善舉。
?
?
?
相關鏈接:
8歲女孩捐骨髓救4歲妹妹:別怕 我要你活著
海南首例公務員捐骨髓救人 將誤工補貼費捐給患者
弟弟捐骨髓救白血病哥哥 家中債臺高筑無錢做后續治療
姐姐為救患白血病弟弟 打掉4個月胎兒為其捐骨髓
捐骨髓救父,為8歲男孩點贊
8歲男童捐骨髓救父親:用我的血 多少都行(圖)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