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8日10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今日俄羅斯通訊社記者提問。中國網記者高聰攝影
今日俄羅斯通訊社記者:謝謝主持人,我的問題是,在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盧布大幅貶值的背景下,中國將如何與俄羅斯開展合作,特別是推進能源、金融等領域合作?中俄如何進一步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配合?謝謝。
外交部部長王毅:
中俄關系不受國際風云的影響,也不針對任何第三方。由于中俄雙方已經建立起牢固的戰略互信,兩國關系更趨成熟、穩定。作為全面戰略伙伴,中俄之間有著相互支持的好傳統,兩國人民的友誼也為加強兩國的戰略合作提供了堅實的民意基礎。
中俄務實合作是因為互有需要,秉持的是互利雙贏,而且有著巨大的內生動力和提升空間。今年的中俄務實合作會有一系列的新成果,比如我們將力爭實現雙邊貿易1000億美元的目標,將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協議并啟動對接。將會全面開工建設東線天然氣管道并簽署西線天然氣合作協議。我們會加快聯合研制遠程寬體客機的進程,啟動遠東地區開發的戰略合作,還有加強在高鐵方面的合作等等。同時我們也會繼續深化雙方在金融、油氣、核能這些領域的合作。
中俄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們會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繼續加強戰略協調與合作。今年,中俄雙方將各自舉辦一系列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活動,我們將相互支持,共同維護國際正義和二戰勝利成果。謝謝!
2015年3月9日15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闞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鄭淑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袁杰、刑法室主任王愛立、國家法室主任武增,將就立法法修改與立法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日本亞洲通訊社記者提問。中國網記者郭天虎攝影
日本亞洲通訊社記者:謝謝主持人。昨天張德江委員長在人大工作報告當中特別提到一點,就是要健全請示制度,也就是說人大要向中央請示。那么,人大如何在日常或者重大的工作當中接受黨的領導,如何處理好國家最高權力機構與黨中央之間的關系,我想請教一下專家。第二個問題,今年可能也是相隔24年重新修訂行政訴訟法,在中國“民告官”一直是一個很難的事情,而且老百姓勝訴的機會總是很少,這次修改可能會為“民告官”或者減少上訪人員打通一個通路。在這次的行政訴訟法當中,對于政府尤其是個別地方政府有法不依、有錯不究的問題,行政訴訟法將會有哪些新的懲處措施?我想請教各位。謝謝。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闞珂:
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感謝日本媒體的提問。在1954年的9月15日,召開了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這個會議的開幕式上,當時毛澤東主席作了一個非常著名的開幕辭,在這個開幕辭當中他講到,“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當他話音一落,全場爆發了熱烈的掌聲。這個情節看當時的《人民日報》看得很清楚。在毛澤東致開幕辭時,哪一句話后面是長時間的掌聲,哪個地方鼓掌,哪個地方是熱烈的鼓掌都很清楚。我想這個掌聲就表達了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對中國共產黨是我們國家的領導黨認同、認可和接受。
我到全國人大工作之后,現行的憲法經歷了四次修改。修改憲法的過程大致是這樣,首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接受建議,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把它轉化為一個議案,在常委會上審議之后,提請大會審議。經過代表大會審議,最后表決通過。再有一件事情,1990年時我參加了當時機關總結人大從1949年以來40年的工作經驗。在總結的過程當中,大家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共識,就是在中國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要充分發揮人大的作用,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重視了,加強了這方面的工作,人民當家作主就有保障。到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在這個時候,六屆的委員長彭真曾經提到過,在法律體系比較健全、比較成熟之前,那個時候是既依靠政策,也依靠法律辦事。法律越制定越多,法律體系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健全,那么就由既依靠政策又依靠法律辦事過渡到依靠法律辦事。
黨的十八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就明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根本方式,我體會這句話是對人治的根本否定,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國理政。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共產黨在國家和社會生活當中起領導作用。怎么起領導作用呢?就是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變為國家意志、變為法律,把黨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變為國家機關領導人員,通過國家政權實現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這句話講的就是共產黨的領導要依靠社會主義法治來實現。在我們的具體工作當中遇到重大的問題要向中央請示,中央有了原則的意見,人大常委會通過法定的程序,經過充分的審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最終變成國家意志。在工作當中,我們體會很深,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完全一致的,是高度一致的,我們將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這樣一個重大的政治原則。謝謝。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袁杰:
關于行政訴訟法的問題我回應一下。首先感謝記者的提問,但我在這里還是要呼吁要關注我們的立法活動,要關注我們的法律。行政訴訟法去年10月份經過人大常委會的審議已經正式公布了,將于今年5月1日實施,現在我再向大家報告一下。
剛才記者提到主要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民告官”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怎么監督行政機關的問題。在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因為大家都知道行政訴訟法的修改要解決的問題是“三難”問題,最重要的一個“難”就是老百姓告狀難。在行政訴訟法中對解決老百姓告狀難有很細致的、具體的規定,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比如在法律中規定了立案登記制,比如完善立案程序、受理的程序,在受理窗口不能不接收老百姓的狀子。比如規定了如果不立案有哪些救濟措施,同時也規定了法院內部對立案的監督機制。這些都是從具體的規定入手,解決老百姓立案難的問題。
第二個方面,作為一個訴訟制度,它首先是一個救濟的機制。但是因為“民告官”,行政機關是被告,所以通過訴訟制度進一步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也是行政訴訟法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規定了行政首長出庭的制度,規定了很多對行政機關的約束制度。為了克服地方保護主義,我們規定了提級管轄和相對的集中管轄制度。在行政訴訟法修正案通過前夕,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了,在全會的決定中闡述了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對行政訴訟等問題都作了明確的闡述。行政訴訟法也體現了中央的精神,所以對通過行政訴訟法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充滿信心。謝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