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滬指創一個半月新高 外媒:A股可能迎來“牛年”
中國政策利好推動滬指強勁反彈(路透社)
參考消息網3月13日報道外媒稱,今年是中國的羊年。由于自去年11月14日以來上海A股(以人民幣為單位)大漲了32.8%,今年可能成為中國股票投資者的“牛年”。
據路透社3月12日報道,中國股市上證綜指周四收升1.8%,至一個半月新高。分析師指出,經過近3個月的震蕩調整,金融地產股的估值水平再度回落到歷史中樞以下,從而具備吸引力及上漲空間。在金融地產板塊整體領漲的情況下,預計上證綜指將會再度呈現升勢,并挑戰前期高點3400點。
上證綜指收報3349.32點,上漲58.42點或1.78%,此前高點為1月27日的3352.96點。上證A股今日成交4062億元人民幣,前一交易日為3268億元。
中銀國際證券策略分析師周榮華稱:“從數據和首次公開募股的壓力來看,目前基本上都已經消化,后期壓制市場的因素將會比較少,市場會迎來恢復性上漲的機會。”
他表示,近期經濟數據披露完畢,數據顯示經濟基本面仍延續回落態勢,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仍居高不下,這意味著政策需要繼續寬松以降低融資成本并托底經濟,進一步推出降息降準措施的必要性較強。
他還說,兩會后一系列的改革政策預期也會推升主板主題投資的活躍度。若后續存在政策寬松舉措的話,會給市場做多動能進一步增加砝碼。金融地產、基建和工程建筑等主板股票都會因受預期推升而有所活躍,從而使得滬市主板延續反彈態勢。
另據美國投資網站3月12日報道,今年是中國的羊年。由于自去年11月14日以來上海A股(以人民幣為單位)大漲了32.8%,今年可能成為中國股票投資者的“牛年”。然而在同一時期,由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公司編制的MSCI中國指數(同樣以人民幣為單位)僅上漲3.2%。不過這兩個指數的漲幅都引人注目。下面來更仔細地研究一下:
1.低息貸款。全球投資者正四處尋找另一個獲得高收益的機會,就像他們在安倍經濟學提出時的日本一樣。他們正尋找一個會促使央行采取放寬措施的疲軟經濟體。過去兩三年里,他們從日本轉向歐元區,現在可能正準備在中國獲得更高收益。
的確,中國央行在去年11月21日和今年2月28日兩次宣布降息。2月初,央行又降低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2.外國人買股票。上海A股指數大漲的另一個原因是,去年11月,外國投資者獲準購買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的股票。此前只有一部分符合要求的機構投資者能進入上海股市。
3.國內投資者購買。隨著樓市降溫,更多個人投資者轉向了股市。上周,中國新開立的股票賬戶數創五年來新高。據國有媒體昨天報道,2月份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新開立20個A股賬戶,表明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興趣在增加。
4.相對便宜。MSCI中國指數的市盈率為10.0倍,上海A股指數的市盈率為11.8倍。這均低于MSCI美國指數、歐元區指數、英國指數和日本指數的市盈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