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于26日至29日在中國海南省博鰲召開。本屆年會吸引了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800名政、商、學、媒界人士,出席本屆年會的領導人規模將超過歷屆年會。今年年會的主題是“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此次論壇設置了77場正式討論,議題涉及宏觀經濟、產業轉型、政治安全、區域合作和技術創新等領域。(3月27日中國網)
兩會之后,博鰲亞洲論壇再次聚焦世界關注目光,而本次博鰲亞洲論壇,正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日前夕,隨著英國、韓國、土耳其、奧地利宣布申請加入亞投行后,博鰲亞洲論壇與“一帶一路”倡議“路線圖”也成為了本次年會的最重要關注點。毋庸置疑,除了這兩大關注點,習近平主席年會主旨演講還將代表亞洲聲音,傳遞中國智慧。在去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不能這邊搭臺,那邊拆臺,而應該相互補臺、好戲連臺”曾讓世界感受到了“習式風范”,這種風范里不僅傳遞著他的個人智慧,更傳遞著中國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去年5月21日,亞信第四次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曾強調:“中國和平發展始于亞洲、依托亞洲、造福亞洲。中國人民愿意同各方一道努力,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發展的亞洲夢。”從中可見,“亞洲夢”的核心為“持久和平”和“共同發展”,中國與亞洲各國不應該相互對抗,戒備敵視,而應該如兄弟般團結攜手、合作共贏,視彼此為命運共同體。這正如習近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所闡釋的:亞洲各國應該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擴大各方共同利益的匯合點,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摒棄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兩會期間,中國將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調整為7%曾倍受世界關注。雖然這是改革開放后最低的經濟增長目標,但對日趨增長乏力的世界經濟依然是最亮的一抹色彩。7%的經濟增長目標,將傳遞更多的質量與責任,這其中包括“四個全面”治國方略,綠色GDP責任,科技創新驅動理念,這三大變革傳遞著中國勇氣、中國自信。此外,“一帶一路”亞洲各國協同發展戰略規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日韓經濟合作,亞洲自貿區都是中國對“亞洲夢”的最有力號召,中國不光是倡導力,還將是引領力、踐行力、貢獻力、吸引力。雖然有些亞洲國家對中國地位不肯承認,但它們同樣也不愿意錯失搭上中國便車的機遇,可見,分歧并非是合作的壁壘,國與國之間完全可以在競爭中合作,追趕中共贏。
博鰲亞洲論壇與其他經濟論壇最大的區別是注重多邊合作與具體操作,博鰲亞洲論壇決非中國一方獨大權力場,而是一個亞洲各國實現“各美其美”亞洲夢的孵育地。從博鰲亞洲論壇創立之初,合作共贏就是博鰲亞洲論壇的價值核心,十幾年,隨著每屆年會的交流與合作的擴大,共識與互信的增加,亞洲各國之間的命運紐帶在不斷拉緊,彼此都感受到同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合則雙贏,敵則兩害,惟有加強合作、加深融合,互信才更加深入,利益才能實現最大雙贏,讓亞洲經濟成為21世紀的最大“潛力股”。
亞洲各國有多種雙邊或多邊交流協商平臺,但這并不影響博鰲亞洲論壇的重要角色地位。東盟自貿區、澳新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東盟-澳新自貿區、東盟-韓國自貿區等都在為構建亞洲自貿區打下基礎,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無疑將從亞洲國家經濟戰略規劃、基礎建設、信貸投資等方面為區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新機遇。而面對世界經濟不樂觀的形勢,亞洲各國只有超越矛盾和分歧,珍視和平,培育機遇,加強合作,溝通交流,才能呵護好即將破殼而出的“亞洲夢”健康成長,從而實現亞洲各國合作共贏、共同繁榮、各美其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