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房產稅·土地財政——博鰲論壇聚焦2015年房地產市場三大焦點
新華網海南博鰲3月29日電(記者王暉余 夏冠男)“如果你有600萬元,現在會買房子嗎?”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房地產分論壇上,主持人向與會嘉賓拋出這個“見微知著”、抓人眼球的具體問題。
在近期頻頻釋放政策信號的背景下,今年的樓市走勢格外引人關注。嘉賓們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答案和分析,透視了房地產業的新動向。
焦點一:利好消息頻出,房價是否將止跌回升?
限購政策松綁、央行降息、降低住房公積金使用門檻……從去年至今,一系列新的政策調整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利好。在經歷了持續低迷后,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是否將進入止跌回暖的拐點?
“今年的房地產政策會有所放寬。”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認為,總體趨勢是繼續淡化或退出行政性的調控手段,轉向市場化的調控手段。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也認為,大部分城市松綁限購等政策表明,調控正由過去嚴厲的去泡沫、去杠桿政策,轉向尋求更加平衡的供求關系。
這在最新出臺的政策上得到驗證。3月27日,正值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舉行期間,住建部和國土部聯合對外發布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新政策。要求2015年各地合理安排住房和用地供應規模。
朱中一等人認為,隨著相關政策實施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剛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將持續釋放,有利于改善目前失衡的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
但與會嘉賓也普遍認為,由于待售庫存高企,再加上在建規模較大并且陸續進入市場,房地產市場整體回暖復蘇的“拐點”短期內還不會出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2169萬平方米,比2013年末增加128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1%,三項指標均創下了歷史新高。今年前兩個月依然延續了庫存高企的狀況。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庫存報告,截至2月底,全國35個重點城市中,有31個城市庫存出現了同比增長現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認為,總體來看,中國樓市還有很大的消化存量的空間,需要3年左右才能使房地產過度的供應量回到常態。“房地產市場繼續理性回歸調整,繼續由市場供求做決定,將是2015年樓市調整的主基調。”張燕生說,房地產市場不大可能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在供求關系的主導下,有預測認為,今年房價可能在不同的城市出現分化。香港南豐集團行政總裁、原香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認為,一線城市的房價會比較穩定,也有機會往上升,但其他城市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房價下降的短期壓力較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