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30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光明 實習生陳瀅冰)去年底以來,海口菜心、地瓜葉、油菜等12種葉菜價格居高不下,引起省領導的高度重視。海口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蔬菜保供穩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1月16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口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我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的意見》(海府〔2015〕1號),提出進一步加快“菜籃子”工程建設十大舉措,力爭滿足城鄉居民對“菜籃子”產品日益提高的消費需求。
2月16日召開的海口市“菜籃子”建設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緊扣加快構建“菜籃子”穩價保供長效機制的主題,討論通過8項涉及市政府1號文件《關于推進我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的意見》的配套實施方案。主要為《海口市扶持常年蔬菜基地土地經營權流轉指導性意見》、《海口市夏秋季露地種植葉菜補貼實施方案》、《海口市2015年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等。
3月20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我市2015年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等四項扶持蔬菜生產方案和意見的通知。大力推進常年蔬菜基地設施大棚建設,提高冬春季保溫防蟲、夏秋季降溫防風防雨防蟲的功能,提升我市常年蔬菜基地,尤其是葉菜基地的生產水平,平菜價,保供給、促增收;采取補貼政策,促進我市夏秋季蔬菜正常生產;蔬菜種植貸款貼息,提高蔬菜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種植葉菜,促進蔬菜全年均衡上市。
“菜籃子”保供穩價,海口打出組合拳。
基地不足設施化程度較低
隨著城市的不斷拓展、人口不斷增加,海口蔬菜基地仍然不足、設施化程度較低,蔬菜供應出現季節性、階段性短缺。引導社會力量發展大棚蔬菜,有利于提高蔬菜畝產量特別是葉類蔬菜產量,有利于防寒防雨和抗災度淡,有利于發揮蔬菜種植的示范作用。
今年2月16日晚,市委副書記、市長倪強在龍華區政府主持召開海口市“菜籃子”建設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研究決定“菜籃子”工程建設相關事項。倪強在聯席會議上強調,加大扶持種植葉菜供應本地市場,是今年扶持“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核心。農業部門要盡快組織實施各項方案,商務部門要打通6種新型流通模式,“菜籃子”GPS監管及價格信息平臺建設要做到全覆蓋,為“菜籃子”產銷提供便捷服務。
從聯席會議上了解到,市政府決定今年將加大投入扶持“菜籃子”工程建設。會議討論通過8項涉及市政府1號文件《關于推進我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的意見》配套實施方案,出臺了4項優惠政策,包括蔬菜大棚建設、土地流轉意見、種植葉菜補貼方案、蔬菜種植貸款貼息方案等。
會議提出,要改造傳統蔬菜流通模式,不斷增加“菜籃子”蔬菜直銷網點和銷量,達到向市民日供50噸“菜籃子”基地生產的本地葉菜,年底達到日供100噸的能力,以發揮政府扶持生產并平價供應的“菜籃子”蔬菜對市場供求關系的平衡作用和穩定價格的作用。“菜籃子”GPS監管及價格信息平臺建設要涉及全國、全省、全市城鄉,覆蓋企業、市民,覆蓋基地和市場;要爭取讓市民在哪里都能通過手機和網絡了解蔬菜價格信息,發揮導購作用;功能要強大,在收集發布價格信息的基礎上,加快延伸到提供信息咨詢和交易平等業務,為“菜籃子”產銷提供便捷服務。
投資1億多元建設3400畝大棚
3月20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我市2015年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等四項扶持蔬菜生產方案和意見的通知。其中海口市2015年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明確,引導社會力量發展大棚蔬菜,有利于提高蔬菜畝產量特別是葉類蔬菜產量,有利于防寒防雨和抗災度淡,有利于發揮蔬菜種植的示范作用。
根據通知,我市將大力推進常年蔬菜基地設施大棚建設,提高冬春季保溫防蟲、夏秋季降溫防風防雨防蟲的功能,提升我市常年蔬菜基地,尤其是葉菜基地的生產水平,平菜價,保供給、促增收。將堅持集中連片原則,新建30畝以上,優先扶持建設集中連片100畝以上的蔬菜大棚基地;實行“專家評審制、法人責任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監理制”;“先建、先種、先審和先保”后補原則,由業主墊資建設,及時配套排灌設施,全部種菜并有供應后才申請驗收,在驗收合格、審計并辦完投保手續后撥付補貼資金;責任共擔原則,市、區、鎮政府和各級農業部門及業主單位各自承擔監管、正常蔬菜生產等相應責任;產權分屬原則,政府按照補貼比例,從投入使用起5年內,政府按照扶持資金比例享有大棚產權。
項目將以中高檔和簡易型相結合,以簡易棚為主的模式開展大棚建設,計劃開工建設蔬菜大棚3400畝,其中,高、中檔型(畝造價6.62萬元、11.42萬元及以上)900畝,簡易型(畝造價2.51萬元、1.46萬元)2500畝。本市轄區內,重點扶持常年蔬菜基地,并優先扶持種植葉菜的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
大棚建設補貼對象為本年新建30畝以上(貧困村建設大棚規模10畝以上),優先扶持連片100畝以上常年蔬菜設施大棚的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可聯戶建設)。
申報條件為:項目必須地形地勢好、有利于防風抗風;用地手續齊全、無糾紛;以坡地為主,場地排灌順暢、用水有保證;土壤條件(以沙壤土為主)適合栽培常年蔬菜;交通便利、電力有保障;周邊群眾基礎好、農民有種植蔬菜傳統;建棚自籌資金有保證;種植單位技術雄厚、管理團隊強;產品銷售渠道順暢。
鼓勵建設簡易大棚為主,有實力的企業、合作社和種植戶可以選擇建設高檔設施大棚。“2011ZX-SS27-1”型連棟鋼管遮陽網溫室,造價11.42萬元/畝,每畝補貼5.5萬元;“2011ZX-SS27-2”型連棟鋼管溫室,造價6.62萬元/畝,每畝補貼3.3萬元;“2015HK-SPJ-4.7-2.6”型單棟拱棚,造價2.51萬元/畝,每畝補貼2.01萬元(以市發改委審核造價為準);“SNP-562Z”型水泥立柱平頂網棚,造價1.46萬元/畝,每畝補貼1.17萬元。大棚造價包括立柱基礎、骨架、覆蓋材料、棚內噴滴灌、安裝費等,不含大棚內道路、溝渠等設施。高、中檔大棚使用年限要確保達8年以上,簡易大棚使用年限要確保達5年以上。從投入使用起5年內,政府按照扶持資金比例享有大棚產權。如業主沒有被農業部門認可的理由,連續4個月不種菜、造成大棚閑置,業主必須無條件地按原土地裸地流轉價格,將政府享有產權的大棚轉包給其他單位或個人種植蔬菜。
據估算,建設3400畝大棚總投資11474萬元,其中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5402萬元,市財政資金2541.2萬元,業主自籌資金3530.8萬元。
1200萬補貼夏秋季露地葉菜種植
海口市夏秋季露地種植葉菜補貼實施方案明確,采取補貼政策,促進我市夏秋季蔬菜正常生產,保障蔬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根據方案,對每年5月至10月期間(共6個月),在我市露地常年種植葉菜進行生產補貼。計劃補貼面積1萬畝,其中秀英區3000畝,龍華區2500畝,瓊山區1500畝,美蘭區1500畝,桂林洋農場1000畝,三江農場500畝。
葉菜種植品種為黑葉小白菜、青梗小白菜、菜心類、青骨菜、結球白菜、生菜、小芥菜、芥蘭、空心菜、蘿卜苗、上海青、芹菜、韭菜和麥油菜等葉菜類(不含地瓜葉),補貼對象為連續6個月種植葉菜、供應海口本地消費市場的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戶(含外來菜農戶)。承包土地種植的,應補貼葉菜種植者,不得變相補貼發包方。
種植葉菜每畝每月補貼200元,不種植葉菜的月份不予補貼。主要用于種植葉菜所需的種子、種苗、肥料和農藥等生產資料的資金。每年計劃補貼1萬畝,需補貼資金1200萬元,其中秀英區360萬元,龍華區300萬元,瓊山區180萬元,美蘭區180萬元,桂林洋農場120萬元,三江農場60萬元,由市財政列入年度預算安排解決(2015年市價格調節基金已安排400萬元,800萬元由市財政安排)。實際補貼超過1200萬元時,報市政府追加安排。市財政按照補貼計劃,將補貼資金預撥給各區、場財政部門。種植葉菜補貼以實際種植面積為準。市農業局協同市財政局可根據各區、場實際種植面積,相應調整分配補貼資金。
種植戶申報程序為:種植戶→上報村民小組或自然村→村委會(確認、匯總、公示5天)→鎮政府(核實)→區農林局會同區財政局復核→區政府批準→區財政局撥付補貼;專業合作社申報程序為:專業合作社→上報村委會(核查、公示5天)→鎮政府(核實)→區農林局會同區財政局復核→區政府批準→區財政撥付補貼;農業企業申報程序為:農業企業→上報鎮政府(核實、公示5天)→區農林局會同區財政局審核→區政府批準→區財政撥款;桂林洋、三江農場參照各區的程序,按現行政管理層級受理申報和發放補貼。
蔬菜種植貸款按基準利率進行貼息
海口市蔬菜種植貸款貼息實施方案提出,進一步加大對蔬菜種植的扶持力度,保護蔬菜生產者利益,提高蔬菜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不斷提升我市蔬菜種植水平和產量,平抑蔬菜價格,保障市場供應。
貸款貼息實施方案將堅持依法依規,規范運作;方便群眾,及時快捷;降低門檻,簡化手續;先急后緩,保證重點等原則。
貸款貼息資金由市財政安排解決,數額根據相關金融機構日常貸款用于蔬菜種植所產生的利息確定。貸款貼息的對象為在本市區域內從事蔬菜種植的農民、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生產經營主體。
相關金融機構的貸款資金主要用于蔬菜種植過程中的生產經營性支出,該筆貸款未享受過政府的利息補貼。
利息補貼標準:在批準的貼息貸款期限及額度內按貸款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貸款基準利率進行貼息,超過基準利率的上浮利息、罰息和逾期利息由借款人自行負擔。
貸款貼息的額度:農民單個最高補貼30萬元貸款所產生的利息,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單個最高補貼100萬元貸款所產生的利息,涉農企業單個最高補貼300萬元貸款所產生的利息。
貸款貼息期限為2015年4月1日起2年內從相關金融機構貸款所產生的利息。利息補貼為貸款發放后2年以內的利息。
貸款貼息流程為:市財政局預撥貼息資金到相關金融機構———貸款審批和貼息審批(經辦金融機構)———發放貼息到借款人賬戶(經辦金融機構)———貼后進行抽檢(市、區“菜籃子”工程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季度核算、年終結算(市“菜籃子”工程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市財政局和相關金融機構)。
承包流轉土地面積須達100畝以上
海口市扶持常年蔬菜基地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指導意見提出,采取鼓勵政策,引導和扶持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蔬菜種植大戶,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種植葉菜,進一步提高我市“菜籃子”的自給率,促進蔬菜全年均衡上市,保障城鄉葉菜供應,為了鼓勵發展葉菜生產,由各區政府委托區或鎮農業服務中心,按照有關規定將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其名下,并采取招標或審批方式,將流轉土地的經營權優惠出租給有實力的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蔬菜種植大戶發展規模化蔬菜生產。土地流轉費由市財政承擔,區、場承擔土地流轉工作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土地轉出農戶可以直接將土地流轉給區或鎮農業服務中心,也可以委托村民小組或村委會將土地流轉給區或鎮農業服務中心。
流轉土地的范圍主要是2011年以來市政府投資建設的常年蔬菜基地范圍內丟荒或沒有常年種植蔬菜的土地。流轉土地的具體位置和面積,由各區、場結合實際確定,報市“菜籃子”聯席會議辦公室備案。
流轉土地的用途是常年種植葉菜為主,5月至10月確保種植葉菜,11月至次年4月確保葉菜種植面積應占承租面積的60%以上,產品供應本地市場。土地流轉期限不少于5年,土地流轉租金扶持期限暫定5年。根據當地土地流轉價格,由區或鎮農業服務中心和土地流轉農戶(村民小組或村委會)協商確定土地流轉價格。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后,分期或一次性將土地流轉費支付給流轉土地的農戶。
承包經營者須有資金實力,有技術力量,有生產和管理隊伍,有主打產品,有市場銷售渠道,承包流轉土地面積須達100畝以上;承包經營者須向所在區或鎮財政部門繳納1年的土地承包租金,作為發展蔬菜生產的保證金;承包經營者按照以上要求正常生產經營,可免收當年土地租金,還可享受市政府出臺的葉菜種植補貼政策、大棚建設補貼政策及國家、省、市相關優惠政策。
當年所繳納的土地承包租金順延為次年的保證金;承包經營者在1年內,部分土地閑置累計達3個月(90天)以上,或5-10月期間累計土地閑置2個月(60天),承包經營者不能享受閑置部分土地減免租金的優惠政策,須再補繳閑置部分土地一年的保證金才能繼續下一年度的經營;1年內土地閑置累計超過4個月(120天)以上,或5-10月期間土地閑置超過2個月(60天),且閑置面積占承租土地面積的60%以上,區或鎮農業服務中心有權收回全部承包土地,另行轉包。所繳納的保證金轉為土地租金不予退還。
?
?
?
?
?
相關鏈接:
市政府菜籃子基地蔬菜專區擴容 海口優化流通環節穩菜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