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告別會”對依然在世者進行提前告別。記者張宇杰攝
殯儀館禮儀人員手捧蠟燭。記者葛宇飛攝
多地殯儀館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 就各種傳言相關負責人給出真相
編者按
今年清明節前,全省各殯儀館將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大部分設在昨日。在去年26個殯儀館試點基礎上,省民政廳從今年起將殯儀館“公眾開放日”活動擴展到全省所有殯儀館,共89個。此外,省民政廳將今后每年清明節假期前一周的星期天確定為全省殯儀館“公眾開放日”。
江門將開放日活動設在了27日,東莞、佛山、深圳等地則在昨日舉行了殯儀館開放日活動,本報記者和讀者一起參觀人生終點站。
江門
工作人員填詞寫館歌 用真情服務別離
廣州日報江門訊 (記者嚴建廣)27日,江門市民政部門舉行第二次“殯儀館開放日”活動,共有來自江門各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發改局、文明辦、群眾代表等30余人參加活動。
當天的活動主要包括參觀殯儀館工作流程、殯儀館工作體驗和殯儀館工作座談會三個部分。在參觀活動結束后,工作人員表示,有興趣的代表可以和殯儀館工作人員一起親自體驗遺體化妝和遺體火化工作;記者發現,與去年相比,今年參加活動的人士沒有一位參與體驗活動。
在江門市殯儀館一間辦公室內,記者見到了掛在墻上的館歌《把所有的愛留給你》,“這是我們館里一位工作人員填詞所作,經過多次修改,去年才最后定下來?!苯T市殯儀館相關負責人表示,用真情服務別離。
東莞
33位市民參觀“人生終點站”
廣州日報東莞訊 (記者王進波)死亡是神秘的,總有人在創造機會讓人們了解死亡和與它相關的工作。昨日,東莞殯儀館在一年之后再度向公眾開放,33名社會各界的公眾參觀和體驗了殯儀館的工作。
相比去年的開放活動,今年新增了現代殯葬儀式觀摩和工作體驗環節,殯儀館的負責人說,這是為了消除社會上一些人認為的“死不起”,這在東莞殯儀館不存在。此外,現代殯葬儀式的展示也是為了向公眾傳達殯葬新風,讓公眾了解殯儀館里并不像傳言中的那樣陰森,喪禮也可以辦得溫馨肅穆。
據介紹,去年的殯儀館公眾開放日活動是東莞殯儀館的首度嘗試,參與公眾在活動中可以通過會議介紹環節了解到東莞殯儀館的基本情況,主要環節是參觀業務廳、防腐妝容區、告別廳和火化車間等殯儀館的工作場所。今年的活動中,活動組織方東莞殯儀館加入了現代殯葬告別儀式觀摩和體驗遺體化妝以及遺體火化崗位兩個環節。
佛山
“生前告別會”倡導珍愛生命
廣州日報佛山訊 (記者溫利)昨日,佛山市內多家殯儀館組織開放活動。100余名市民走進“死亡終點站”,在工作人員陪同下參與體驗遺體檢查、更衣、化妝、火化等全過程。
記者獲悉,市殯儀館報名者超過限定人數一倍多。南海殯儀館方面稱,由于報名人數遠超過預期30名,館方增設20個名額,并臨時啟動A、B小組的應急預案,以滿足市民體驗的熱情。昨日,佛山共有約100多名市民代表參與體驗。
南海殯儀館在開放日環節,還在佛山首次開設了志愿者“生前告別會”,邀請親友前來與自己告別。館方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生前告別會,是希望引導市民能理性面對死亡,從中學會敬畏生命、珍愛生命。
關注
就火葬場傳言 館長給出真相
文/廣州日報記者王進波
火化前的尸體會先被“開膛剖腹”?尸體火化后的尸油賣給飯店?裝起來的骨灰不是一個逝者的……這些關于殯儀館的流言,你多少聽說過一些吧。但是,究竟真相如何呢?在昨日的東莞殯儀館公眾開放日活動中,記者向東莞殯儀館趙雄輝館長求證。趙館長對傳言的解釋,用一個詞說就是:荒唐。
1.火化前先把逝者“開膛剖腹”?
“我朋友的親戚去世了,聽他說,他在殯儀館看到,遺體在被推到火化爐的時候,會被先割破肚子,否則肚子內有氣體在火化爐里會爆炸?!边@個傳言大多以此版本流傳民間,也有人仿佛自己親歷過一樣,說,“火化爐里是有刀片的,不僅是剖腹,而且還會把尸體切成塊狀,為了燒得更快……”
館長說真相:這完全是不可能的,殯儀館不僅不會破壞遺體的完整,還會對一些因為意外死亡的逝者的遺體進行修補,讓遺體看起來趨于完整,尊重逝者是殯葬服務人員的基本職業要求。逝者的遺體運送到殯儀館之后,要經過遺容整理、家屬悼念等環節,而這些過程,家屬都是可以全程觀看,即便在火化時,家屬不能進入到火化間,也可以通過設備觀察到遺體進出火化爐。就算是為了更快的燃燒,也沒有在爐內切尸的可能。
2.“尸油”流入食用油市場?
人體內有脂肪,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是你知道人死后,脂肪去哪里了嗎?有人就認為,遺體內的脂肪在火化時變成了尸油,“尸油”被火葬場收集起來賣給工廠當工業油使用,甚至還有些流入了食用油市場……
館長說真相:荒唐。焚尸爐通常由耐火材料制成,內有保溫棉,外面為不銹鋼材質,正常工作時其爐膛溫度在1000℃左右。當一具尸體被推進爐膛內,焚尸爐點火后,爐膛內邊槍和頂槍會噴射出劇烈的火焰,爐膛溫度會瞬間升至極高,這個溫度下,尸體在爐內幾十分鐘的焚燒過程中,油脂一產生就迅速燃燒殆盡,不可能存留,更不可能收集儲存。
3.裝起來的骨灰不是一個逝者的?
“哭錯了墳頭”被用來形容找錯了對象,但你能想象,找對了墳頭,墳里埋的不是自家人的骨灰嗎?網上有傳言說,“火葬場里的骨灰都是隨便裝一些給家屬,送了禮才會給家屬逝者本人的骨灰……”
館長說真相:東莞殯儀館現在使用的焚尸爐是國內最先進的,用計算機控制,嚴格執行一尸一爐,不可能出現幾具遺體一起火化的情況,就算是前幾代焚尸爐也是一尸一爐。從遺體被推進火化爐,到火化完成,全部過程由電腦控制升降與出入。
遺體在焚燒后先經過冷卻,整個過程需要70分鐘左右,家屬可以看到遺體焚燒后剩下的骨灰,并且可以自己分揀骨灰裝盒。即便家屬不愿意親手將逝者骨灰裝盒,在火化工代為分揀時,家屬也可以觀看全部過程。至于火化工要用紅包“疏通”的傳言,則可能是“喪托”編制的謠言,為了騙取家屬更多的錢財。
韶關
先人骨灰樹葬
費用今年全免
記者昨日從韶關市民政局獲悉,為鼓勵市民接受各種綠色環保殯葬、祭祀理念,該市今年將再次舉行先人骨灰樹葬活動,所有參加先人骨灰樹葬活動者費用全免。據了解,韶關市推行樹葬活動至今已有14年,目前該市參加樹葬活動的骨灰超過900份,參加樹葬活動的群眾人數逾3000余人次。
從2001年起,韶關首次舉行了先人樹葬活動,參加的市民每年呈遞增趨勢,其中今年參加先人骨灰樹葬活動的人數較往年增加了約三成左右。今年清明節,韶關將舉行第14次先人骨灰樹葬活動,有意向的市民可到武江區芙蓉北路57號民政局主樓社會事務科報名,也可以撥打聯系電話(0751-8738851)進行咨詢。樹葬地點為該市白土金龜嶺公墓內。
據悉,韶關的樹葬形式是將先人骨灰埋在樹林下,不留墳頭、不立墓碑,而是設立追思墻,將先人的名字統一刻在墻上供后人緬懷祭奠,是一種徹底回歸自然的環保殯葬方式。此次樹葬的安葬用地、交通出行和樹苗等全由政府免費提供。今年,該市還免除了往年需要一次性交納的500元管理費用。
今年不僅參加樹葬活動的人數比往年上升,樹葬區也有所增加,湞江、武江、曲江、始興、南雄、樂昌、乳源、翁源等8個縣(市、區)都建成了本地的樹葬區。清明節即將來臨,該市民政部門呼吁市民群眾多采用網上祭祀、鮮花祭祀等方式悼念先人,摒棄燃放鞭炮、燃燒蠟燭紙錢等陳規陋習,踐行“厚養薄葬”的文明新風。
據悉,今年韶關將根據省有關部署,預計在年底前全面實施城鄉居民殯葬基本服務由政府免費提供政策,全面實現包括遺體接運、遺體火化、骨灰寄存、遺體消毒,遺體存放、遺體告別廳租用、骨灰盒等7項在內的城鄉居民殯葬基本服務全免費,從根本上防止“死不起”現象發生。
?
?
相關鏈接:
深圳漁船沉沒遇難者遺體將運往三亞市殯儀館
曝宜賓殯儀館現另類Wifi密碼 諧音“我要你死”(圖)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