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思維成就“手機玻璃女王”
不過,正如《增廣賢文》中所說: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機遇,總會垂青那些不斷努力的人。
2000年隨著模擬手機的逐步興起,通過一位做職業經理人的朋友,周群飛有了涉足手機視窗玻璃的加工生產的機會,當時因為自己的生產規模不大、產能不足,擔心客戶不會大量采用她的產品,為了將這個市場做大,她主動將競爭對手的聯系方式提供給客戶,正是她敏銳的意識和豁達的心胸使得苦苦尋找的轉型方向得到了驗證,從此各國內手機品牌都相繼直接或間接成為了她的客戶,手機視窗玻璃的訂單也越做越多。
這是一個累積經驗的過程,也是她逐漸轉變思路的過程,這一過程持續了三年。轉型是痛苦的,如今梳理起來,周群飛感覺有五道關口最難突破。
其一是資金壓力:以前手表訂單只有幾百、幾千片,產品重復性高,手機都是專用、定制且量大,需要大量周轉資金。其二是技術要求:手表的加工尺寸小、精度差,沒有應力要求,需要重新開發生產設備和加工工藝。其三是客戶群:原來客戶都是些小規模的工廠,直接和老板對接,手機行業都是大企業,部門多、分工細、對接起來非常辛苦。其四是供應商:以前的供應商都是規模小、產能低,進入手機需重新開發、培養具備一定規模的供應鏈,這都是需要一個漫長、痛苦的過程。第五是員工觀念:以前的員工都是傳統的師傅帶徒弟模式,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每個人過于保守,不愿意共享技術資源和經驗,無法適應快速擴產的發展需求。
“大概是2003年,第一家國際品牌(手機)找到了我。”周群飛加冕“手機玻璃女王”之路從此邁出了最為關鍵的一步。可那時她的公司規模很小,總共還不到一千號人,客戶在了解情況之后有些不放心。“他們問我一個問題:如果這產品破了,(玻璃)割到我們的總統、割到哪個明星,你們賠得起嗎?”而令這些挑剔的外商沒有想到的是,周群飛偏偏是一個極其“霸蠻”的湖南女子,面對當時最為知名的國際手機巨頭她并未怯場,而是打算要替自己和公司拼出一個未來。
為了得到客戶認可,她三天三夜沒離開工廠車間,將原材料通過離子交換法來做各種實驗,不同的時間、溫度、濃度,最終找到了最適合的加工參數。憑著執拗和一線生產多年的經驗,周群飛終于成功的達到了客戶設置的標準。“我們的樣品從一個特定的高度范圍內自由跌落不會破碎,超過某一高度范圍跌落雖然可能破碎,但破碎以后也不會傷人!”至今她還保持著那份成功的喜悅,“當時在這個行業內,我們第一個達到了外商跌落測試的要求。”
她的“跨界”思維也在關鍵時候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摩托羅拉V3手機風靡市場時,正是周群飛通過結合手表玻璃鍍膜、印刷的技術,完美解決了這款手機視窗玻璃面板印刷油墨較易脫落的問題。從此,她和她的產品得到了市場認可,“藍思”已經不再默默無聞。
不過,真正讓她在業內站穩腳跟的還是后來與摩托羅拉的深度合作。由于其產品質量過硬,愿意投入研發,對方主動聯系周群飛要求她把公司全部的產能都給摩托。但周并沒有這么做,她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而是繼續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一手抓出口、一手搞內銷。因為摩托V3的成功,諾基亞、三星等國際知名品牌也都相繼成了她的客戶,全球首款智能手機也選擇了與藍思合作。沒過多久藍思便成為了深圳100強納稅大戶。
如今,藍思科技早已非當年吳下阿蒙。任何一個投資者只要敲開F10,都能看到它那令人稱嘆的市場占有率和業績。從1993年舉家創業,到2003年艱難轉型,再到如今成功上市,周群飛從不放棄、追求完美的性格始終是其事業發展最充沛的驅動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