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4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黎光 陳敬儒)清明臨近,掃墓活動這幾天又熱鬧起來。今天(3日)上午,袁女士時隔一年又來到了顏春嶺陵園,與往年自帶鮮花不同的是,她直接到園區花店買了一束塑料花,捧在手里向先人的墓地走去。今天在顏春嶺陵園看到,許多墓碑前“盛開”著塑料花,鮮花則逐步變成了“弱勢群體”。
今天(3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海口市各大公墓及殯儀館4月3日當天參加祭掃的共有10408人,車輛1917臺。相對于4月2日17827人次,祭掃人數有所減少,但4日將迎來祭掃最高峰。
袁女士的變化是市民掃墓習慣趨于理性和環保的縮影。當天在園區中還發現,掃墓的市民放的鞭炮短多了,不像過去吵得活人先人都不得“安寧”;燒的紙錢也少了,沒有煙霧繚繞、火光沖天的景象。整個園區安靜肅穆,秩序井然。
市民的消費習慣也影響到商家,“鮮花不耐久放,另外價格也高。”顏春嶺陵園花店的女售貨員說,一束鮮花起碼也得百元,而一束塑料花二三十元就可以買到,許多市民選擇務實消費。因此花店今年不賣鮮花了,只進塑料花。
?
?
?
相關鏈接:
今年清明祭掃規模超往年 海口推出多條清明祭掃公交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