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們需要的東西很多很多,一只雞,一條豬肉,酒,紙錢,鞭炮,已經無法滿足這個節日了。我聽說現在流行給祖宗燒去房子車子和電腦,為了避免祖宗被交警抓到,還得燒過去一本駕照,而一些死時未婚的,得燒過去一個滿意的對象。
正逢陽春,鶯飛草長,斷魂的人也特別多。本來掃墓祭祖這件事情,本意是讓好的家風和善的孝道借助這個形式代代相傳,理應是嚴肅而傳統的形式,而今形式越來越花俏,單是放放鞭炮就能讓整座山籠罩在煙霧里,當然這樣能產生身臨仙境的效果吧,但是每年也有不少人把山都燒了。姑且不論祭祖的意義,單看這些排場,已經把活人提高了一個層次:你看,孝子孝孫!
所以這節日本質上是活人的節日,我們只管上山或者去某某館,以一串鞭炮來邀請另外一個世界的親人來交流,當然這是單方面的對話,我們傾訴衷腸,對面沒有回應---要是真有回應,我們也害怕。
我們更害怕被活人們議論,《漢書·嚴延年傳》里說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古人都如此重視,我們現在這么文明的世道,必須更加隆重地對待清明節,要是形式太簡單,肉少了,紙錢少了,也太對不起祖宗了。
因此,每一次清明節,我們經常能看到浩浩蕩蕩的隊伍,備足了祭品,也有請樂隊的,看上去比迎親熱鬧多了。
我不能說這樣就是十足的作秀,但總覺得少了一些真誠。祭祀不管多么隆重,也抵不上生前的敬老孝親。尤其是在今天,多少人遠離故鄉,整天為生計奔波,留守老人越來越多,整個村子幾乎成了空村。善待身邊老人、關愛家人至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一旦“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悲劇發生之后,就算以后每個清明節都去哭哭啼啼,也是于事無補,而且哭的越傷心,越是一種諷刺。
且不說這么深的話題,時至今日,傳統的東西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勉強能夠留下來的,也僅是流于形式,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對這個傳統產生敬畏之心,而要感謝它,因為有了這么一個傳統節日,我們又多了一個假期。這是多么難得,世道艱難,每天工作,身心疲憊,管它什么節日呢,我們只需要休息日。
所以,我此刻記起《圣經.創世記》里,上帝說: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上帝又說:要有天空,要有陸地和海洋,要有太陽和月亮,要有魚和飛鳥,要有動物和人----于是都有了。
我抽了一根煙,對上帝說:要有假期。
上帝說:好,給你三天假期。
我說:五天,可以嗎?
上帝說:不行。
我問:為什么?
上帝說:國家有規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