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在世界范圍內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而嘗試過自殺的人則是這一數量的10-20倍[1]。根據《2013版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2012年度中國城市居民自殺率為4.82/10萬人,農村居民自殺率為8.58/10萬人。雖然中國的自殺率已從1993年的22.2/10萬人,下降到2002年的14.33/10萬人,再急速下降到2012年的6.60/10萬人(作者注:1993、2002年數據來自引文[3],2012年數據由作者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和國家統計局城鄉人口數據計算得出),并且我國的自殺率已遠遠低于全球16/10萬人[4]的平均水平,但自殺仍然在中國人口死亡原因上位列第五,可見自殺問題仍亟待解決。
不可忽視的自殺意念
在談到自殺時,我們不能只看到自殺行為而忽視了自殺意念(suicidal ideation)。所謂自殺意念是指“有了明確的傷害自己的意愿,但沒有形成自殺的計劃,沒有行動準備,更沒有實際的傷害自己的行動”[5],它是被自殺行為這露出海面的一角冰山所掩蓋著的巨大基座。世界衛生組織將自殺意念認定為評價自殺風險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
山東大學自殺預防研究中心(Centre for Suicide Prevention and Research, Shandong University)的研究者秦萍(音譯,Ping Qin)和唐方(音譯,Fang Tang),對中國大學生的自殺意念,以及社交網絡、應對策略在減少自殺風險上的作用展開了研究,這也是目前規模最大的有關中國大學生自殺意念的研究[6]。
研究者首先對已有的國外研究進行了回顧,發現社交(social contact)和應對策略(coping skills)是預防自殺的重要因素。在社交方面,當學生陷入困境時,和同學、朋友以及家人多接觸,比方說和對象來一個浪漫的晚餐,或是向家人傾訴煩惱,就能有效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而應對策略是一種通過認知或行為上的努力,來控制心理壓力的方法。它具體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的趨近型策略,另一種則是以逃避問題為核心的回避型策略。
研究者感興趣的是,這兩個重要的因素對中國大學生的自殺意念會有什么影響。為此,他們和武漢市六所高校進行了合作,共有5972名大學生(其中53.43%的男生,46.57%的女生;年齡跨度16-25歲,平均年齡20.85歲)參與了調查。
在所有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有自殺意念的學生占到16.39%,他們報告自己在近一年內有過自殺的想法。其中15.82%的學生只是偶爾這么想,而剩下0.57%的學生卻經??紤]自殺。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女生中有自殺意念的人比男生多57%——這也符合中國女性自殺人數多于男性的現狀。
沒朋友,沒對象,自殺風險更高
研究者發現,在校園中沒朋友又沒對象,而且不愛參加社團的學生自殺風險更高。在那些覺得自己連一個好朋友都沒有的人中,40.74%都報告自己曾有過自殺的想法??梢娚缃缓妥詺⒁饽钪g存在高度相關。研究者據此認為改善社交能力對預防自殺大有裨益。
在應對策略方面研究者發現,善于尋求外部幫助和指導,問題解決能力強,并會在目標無法達成時尋求替代方法的學生,自殺意念更低;而缺乏主見,憂愁時經??堪l泄情緒來保持心理平衡,邏輯性太強的人,則容易把自己繞進解不開的困境里,導致自殺風險增加。很多人或許會覺得,懂得發泄情緒不是能減緩壓力嗎?這么說沒錯,但這里的發泄情緒(emotional discharge)是一種消極被動的策略,它并沒有迎面解決問題。從短期看,發泄一通后心理上確實舒服了一些;但就長期來說,其實問題并沒有解決,甚至累積了下來,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的人,自殺風險更高。他們中40.74%都報告自己曾有過自殺的想法。
另外,社交和應對策略不僅會直接影響大學生的自殺意念,它們還會通過影響學生們的心理健康,而對自殺意念產生間接作用。比如近期社會關系惡化,可能會讓人產生社交恐懼,同時增加了他們焦慮感和對他人的敵意性(作者注:敵意性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指以傷害他人、給他人帶來痛苦為主要目標的攻擊行為)。當心理健康惡化到一定程度時,自殺意念也就萌生了。
中國的大學生通常承載著全家人的希望,他們肩上背負著家庭的責任;另一方面,隨著大學擴招,學歷貶值,大學生要面臨更嚴峻的學業和工作競爭。責任和壓力這兩座大山可能會壓垮這些身心尚不完善的年輕人。他們的神經質和敏感性在此時達到峰值,行事容易沖動,而自我控制能力又差,在面對挫折時容易做出極端行為。研究者表示,學校需要從社交和應對策略兩方面著手,降低在校大學生的自殺風險。學??梢越洺i_展一些既能交朋友,又能學習應對策略的活動,比如以班級為單位定期進行素質拓展活動,或是由專業的心理健康老師開展團體輔導。這些工作需要由學校的心理健康機構承擔起來。
這項研究雖然沒有提出社交、應對策略和自殺意念之間直接具有因果性的證據,但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改善社交環境以及提高個人應對能力可以部分降低自殺風險。今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或許可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
?
?
?
相關鏈接:
女子橫臥車道自殺 稱丈夫裝監控防自己出軌(圖)
已婚男生意失敗約情人自殺 掐死情人后自殺未成
觀察:無人機技術能否阻止“自殺式”墜機?
阿富汗自殺式襲擊至少16死55傷 聯合國斥為暴行
德國之翼失事航班副駕駛曾上網查找自殺信息
網傳薄案主審法官王旭光自殺 本人回應:我很好
四川否認醫生因“醫鬧”自殺:或因工作家庭壓力
?
?
?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