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四個全面”將強化中國經濟特有優勢
確保經濟轉型成功的戰略布局
烏瑪爾·朱沃諾(作者為印度尼西亞信息與發展研究中心主席。吳玥翻譯)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僅影響中國,也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產生積極影響。中國社會越繁榮,中國經濟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改革和轉型越成功,亞洲地區就會越受益。
中國正處于向更為成熟的經濟體制邁進的轉型期,“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能夠確保中國經濟轉型成功。2015年,中國制定了7%的中高速增長目標。中國經濟轉型還表現在消費與投資結構調整上。當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時,國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這會增強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同時,中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中國有能力發展出一種政府和市場機制相互協同的體系。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通過競爭提高效率。與此同時,政府的職責主要是提供法律依據和確保經濟發展公平公正。很多發展中國家也試圖采取這一舉措,但并未成功,原因是它們放任經濟自由發展,結果與其初衷——建成成熟的市場經濟——背道而馳,最終發展成為寡頭政治集團主導下的收入極度不平等的經濟模式。還有一些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順利實現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經濟轉型,是因為其資源和技術能力不足以支撐創新經濟。除此之外,不健全的法律體系也不利于經濟長遠發展。
所以,“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對于中國避免重蹈其他國家經濟轉型失敗的覆轍具有重大意義。“ 四個全面”將強化中國經濟的特有優勢:在國家的合理指導下逐步完善市場機制,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硬件和軟件,依法治國以及合理配置資源等。這些優勢有助于中國經濟加速轉型,實現由生產率提高和創新驅動的高質量增長。
中國經濟轉型成功會給亞洲地區帶來更多益處。中國將減少大量低端商品出口,轉而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并且在其他國家進行投資,以此實現貿易平衡、共同繁榮。
堅持走自己的道路是中國獲得成功的保障。在政治發展中,中國不會實行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讓公開的沖突和短視的政策阻礙經濟發展。中國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通過加強黨紀和問責制有效懲治腐敗。問責制度和可持續發展之間是典型的正相關關系。在對待國有經濟的態度上,中國也堅持了自己的主張。實踐證明,消除國有經濟不是一個好的決策,很多國家做過嘗試,結果一敗涂地。比較好的解決方法是政府掌握國有企業的所有權,與此同時,實現經營管理透明化、責任化。
國際社會正在密切關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如何實施。甚至連那些通常建議經濟和政治自由化的評論家也在說,如果能認真貫徹落實這一政策,就有成功的可能。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中國堅持走自己獨特的道路,是獲得成功的秘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