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河源數百市民聚集抵制電廠二期上馬一事引發關注。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和調整結構的愿望,一方面是公眾“還我藍天”的強烈訴求。有哪些焦點問題待解,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新華社專電
焦點一 電廠污染影響多大?
河源電廠位于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電廠項目業主深能合和電力(河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超說,河源電廠二期擬規劃建設2臺100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目前已完成環評報告書初稿,尚未向社會公示。河源市委副書記黃建中與聚集群眾現場溝通時表示,該項目尚在決策過程中,未上馬。
河源市環保局提供的材料顯示,2011至2014年,河源電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均達標。而在今年河源市“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劉東斌在會上發言時表示,據他收集的數據,自2011年以來,河源市空氣質量在迅速下降。空氣質量從2011年的365天全優,到2014年前11個月,優的天數已銳減到129天。他認為,這跟電廠一期項目密不可分,二期更大的裝機容量若上馬,對河源脆弱的生態環境影響更深。
焦點二 被深圳拋棄的項目?
部分河源市民質疑,河源電廠二期實際上是被深圳拋棄的濱海電廠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深圳濱海電廠項目擬建2臺10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該消息隨后引發深圳市民強烈關注。8月,深圳市明確不再新建燃煤電廠,這意味著“深圳濱海電廠項目在民意聲中下馬”。該消息網友轉發至河源論壇后,網上開始大范圍出現上述質疑聲音。
對此,河源市發改局解釋,河源電廠二期早在2007年就完成了項目可行性研究,深圳濱海電廠項目和河源電廠二期同期啟動,二者是獨立進行的項目。
一位河源市民認為,不管兩個項目之間是什么關系,問題的核心在于居民對周邊環境遭到破壞的擔心和不確定性情緒。
焦點三 公眾如何知情、參與?
12日,河源市委副書記黃建中在與聚集群眾溝通時表示,河源市會按照“科學決策、公眾溝通”原則,進行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不少河源網友認為,傾聽民意,讓公眾深入參與是基本要求,政府需要細化的是:怎么做好“公眾溝通”?
當地一位企業人士說,公眾的諸多疑問和對空氣質量的擔憂情緒已醞釀較長時間,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此前一直未公開答疑解惑,直到今年3月18日,才召開了一次公眾代表溝通會。
記者獲悉,14日,河源市召開會議,強調發展與保護并不矛盾,是可以共贏的,實現“發展與保護的比翼齊飛”;要“加強溝通”,對于群眾反映的訴求,深入開展排查、深入調研,增強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
?
?
?
?
?
?
?
相關鏈接:
官方回應“廣東河源群眾反對電廠項目”:尚未上馬
西南部電廠力爭首臺機組6月30日前發電 緩解海南電荒
國電西南部電廠首臺機組明年投產 將緩解海南缺電局面
文昌清瀾電廠石油管道泄漏
海口文昌地區城市燃氣基本恢復 全省電廠電煤儲備充足
海口海關快速驗放進口電煤 解決電廠“燃煤之急”
海南加快西南部電廠建設 確保2015年5月按期發電
四川珙縣電廠煤灰污染村民用水 專項補償金去向不明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