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架客機落戶海南
海口網4月15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媛 通訊員 楚洪雨 邢增陽) 15日,海口網記者從南方航空獲悉,隨著南航一架全新空客A321型客機平穩降落三亞鳳凰機場,南航在海南注冊運力刷新至31架,運力增幅達21.9%,運力份額占比近25%,南航平均每天在海南市場進出港航班將達160架次,年運輸旅客能力將超710萬人次。
據了解,南航作為最早在海口、三亞兩地同時建立基地的航空公司,此架新引入的A321型客機,擁有143個普通艙座位、24個高端經濟艙座位及12個頭等艙座位,每年將為海南增加15萬人次的運載能力,增加稅收貢獻500萬元以上。
據統計,南航海南分公司自2004年完成海口、三亞兩地整合,實現資源互補已滿10周年。10年來該公司在海口、三亞兩地已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328億元,上繳民航建設基金、地方稅金合計超過21.3億元,近三年累計運輸進出港旅客1755.2萬人次。目前,南航從海南出發的直飛航線已達46條,依托“天合聯盟”國際航線網絡以及南航廣州樞紐的中轉網絡,從海南出港,只需經一次中轉就可以通達全球1052個目的地,前往177個國家和地區。
南航海南分公司總經理王震表示,海南作為新興的重要航空旅游市場,國際旅游島建設五年來,已累計在海口、三亞新增注冊運力16架次,并全部完成B737老機型的置換工作,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50億元以上。未來五年,南航還計劃在海南新增注冊、價值總額達60億元以上的全新空客系列飛機約20架次,預計到2020年,南航在海南的機隊規模達40余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180億元以上。
樞紐中轉+開辟始發國際航線 助力國際旅游島建設
王震告訴記者,隨著今年3月份以來海南國際航空市場的持續回暖,南航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緊抓國際旅游島建設歷史機遇,在已開通海口-廣州-首爾國際航線的基礎上,于3月29日新開一條海南始發國際航線三亞-廣州-大阪航線,每日13點起飛,每周執行7班,航班號393。
王震表示,目前只依靠基地航空公司開通點對點的直飛航線來吸引單純以旅游為目的的國際旅客,市場潛力依舊是非常有限的,根據國外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只有通過打造國際化的航空樞紐網絡,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吸引國際客源,真正起到助推國際旅游經濟迅速騰飛的作用,這在國外已有很多先例(如印度巴厘島的發展就是依靠樞紐中轉迅速實現國際化的成功案例),可以說航空公司通往全球各地、便捷的樞紐中轉航線網絡,是國際旅游經濟騰飛的重要依托。這也是近年來南航一直努力的方向。
截止目前,南航打造國際化規模網絡型航空公司的成效已逐步顯現:2014年全年,南航經廣州樞紐中轉旅客超過225.2萬人次,同比增長6.6萬,其中,國際中轉旅客占比將近一半。2014年全年,海口、三亞經廣州、北京、烏魯木齊三大樞紐中轉的國際中轉旅客分別達13714、8657人人次。
據了解,南航每天有2000多個航班飛至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190多個目的地,航線網絡通達全球1052個目的地,連接177個國家和地區,廣州已成為中國大陸進出大洋洲、東南亞的第一門戶。而南航海南分公司通過建立瓊粵擺渡快線的航線架構,使南航努力構建的密集覆蓋國內、有效連接全球的航線網絡與海南緊密相連,這也勢必為海南旅游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以2014年世界旅游旅行大會為例,來自歐洲、大洋洲、北美洲、東南亞、南亞等多個地區62個國家的國際嘉賓,有超過7成的國際嘉賓選擇搭乘南方航空的航班抵達三亞。
填補空白 南航對海南始發航線網絡大幅升級調整
據南航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除了開辟國際航線、持續增加運力以外,南航也正緊鑼密鼓地對南航海南始發國內航線網絡大幅升級調整,2015夏秋換季,南航將海南-廣州往返快線加密至每天32班,并新開海口-桂林-成都、海口-重慶-蘭州、三亞-西安-呼和、三亞-西安-包頭4條新開航線,航線網絡進一步向西南、西北市場延伸,以開發新的客源市場。
此外,海南分公司還新開三亞-武漢-大連航線,使得海南至東北四大市場達到全面覆蓋;并首次在夏秋季延續三亞-哈爾濱直飛航線,航班11:00起飛,16:00旅客即可到達,持續發力東北市場。
相關鏈接:
韓亞航空一架A320客機在日本沖出跑道致23人傷
德國之翼一架客機遭遇炸彈威脅中斷起飛
海航新引進30架波音787夢想客機 交易總額達77億美
冰島客機被閃電擊穿機頭現大洞 仍飛行8小時[組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