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外媒:李娜退役令粉絲流失 或打擊中國網球市場
參考消息網1月28日報道外媒稱,隨著李娜的退役以及放棄衛冕澳網冠軍頭銜,墨爾本公園看臺上的中國國旗和臉上繪有紅黃相間條紋的球迷數量大幅減少。
據美聯社1月23日報道,隨著李娜的身份從網球明星向準媽媽轉變,她的退役在中國提出了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沒有這位世界巨星,網球能否留住剛剛培養起來的中國粉絲并繼續在中國發展壯大?
澳大利亞網球協會商業總監理查德·希塞爾格雷夫說:“這其實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沒人知道答案。”
作為自稱亞太大滿貫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主辦方,澳大利亞網球協會與這個問題的答案有著重大利害關系。
毫無疑問,因為李娜的成功,網球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大大增加。根據世界女子網球協會的數據,當李娜2011年奪得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成為首位贏得網球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洲球員時,共有1.16億中國電視觀眾見證了這一時刻。
去年奪得澳網冠軍進一步鞏固了李娜中國巨星的地位。她在新浪微博上的粉絲數量現已超過2300萬,幾乎超過了所有其他運動員。
世界女子網球協會覺察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該協會借助李娜的成功積極在亞洲擴張:今年中國的巡回賽數量達到創紀錄的7站,僅次于美國。
然而,隨著這位中國最大牌球星掛拍,一些人認為,如此迅速地進行擴張可能有些操之過急。
中國體育報紙《體壇周報》的網球記者張奔斗表示,由于李娜沒來衛冕,本月早些時候的深圳網球公開賽的觀眾數量明顯減少。他說:“這種場景令人尷尬。如果賽事無法吸引足夠多的贊助商和觀眾以及媒體的興趣,(中國)最終將失去這些賽事。我覺得,其中幾站賽事有危險。”
張奔斗表示,其中一個問題是,由于網球對中國來說是一項相對新興的運動,球迷通常只關注大牌球星和本土球員。
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為什么男子網球賽事對在中國進行擴張較為謹慎,因為尚未出現有號召力的中國男子球員。今年,只有一名中國男子球員入圍了澳網正賽——張擇,但他首輪就輸給了33歲的澳大利亞老將雷頓·休伊特。
不過,希塞爾格雷夫對澳網留住中國球迷持樂觀態度。為了幫助確保這一點,澳大利亞網球協會與李娜簽下3年合約,后者將擔任澳網在中國的非官方大使。此外,該協會最近還與中央電視臺簽訂新合約,為中國觀眾制作特定的澳網電視和數字內容。
此外,有傳聞說,澳大利亞網球協會將在北京和上海開設面向業余和職業球員的訓練中心。
希塞爾格雷夫說:“我們距離成為我們所希望的亞太大滿貫賽事還遠得很,但我們的開端很好。”
與此同時,中國網球協會也在忙著努力尋找下一個本土球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