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炒股多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半倉
“現在賬戶上的資金是七位數。”熊教授介紹,他們老兩口退休后炒股慢慢摸索了經驗,賺了一些錢,子女的幾個戶,也由他和老伴在操作。郭阿姨表示,雖然自己并不太懂網上那些數據分析,但她研究股票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看那個電腦,就看它那個線是怎么變化的,有時候底下的那個KDJ線有變化,它是下來多一點還是上揚多一點,這些很細節的事情我都會關注。”郭阿姨稱,她一般會將股票K線圖上表示漲跌的長短紅綠線條歸為長尾巴或短尾巴,以此作為股票走勢的依據之一。
除此之外,老兩口炒股還會考慮“支撐線”、“壓力線”的問題。“壓力線就是我們分析這只股票漲到多少點,再上漲可能性不大,支撐線就是預計這只股票下跌到多少點,再跌的可能性不大。”熊教授介紹,他們會為某只股票預設一個最低價格,也就是支撐線,掛上委托交易單,如果這只股票到達這個價位時,系統會自動買入,等這只股票再漲上去的時候,再賣出以賺取差價。這就是俗稱的“挖坑埋單”,提前預先設定價位,打一個時間差。
“除了挖坑,行業內還有一種操作方法形象的稱為‘吃青苗’,比如一個股票你估計它最多會漲到8塊,現在到6塊7塊我就賣了,多多少少賺一點,到手的才是你賺的,不要總想著還會漲。”熊教授說,他覺得股神巴菲特對股民心理的一句話總結得特別好——“買恐慌,賣貪婪。”如果要做到理性炒股,就一定不能太過貪婪和不滿足,這樣才能控制好風險。“股市是有風險,一定要經過認真研究考慮后,才能進股市。”老兩口介紹,他們炒股多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半倉,有時是不到三分之一,不會把全部資金投進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