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4月22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傳華)金牛北路是海口第一個違建拆后集體土地規范管理示范項目,按照海口市與龍華區的相關設想與規劃許可,在道路的兩側將建起充滿南洋風情的騎樓,然而,這個項目進行了一半卻推進不下去了,道路西側的騎樓主體已完工,進入裝修階段,東側卻因為被一排違法鋪面所占據,至今仍無法動工。濱濂村村民對此意見很大。對此,海墾街道辦事處已向龍華區政府提起拆除申請。
違建拆后示范項目難推進
近年來,海口加大打擊違法建筑力度,一大批不合法的違建被拆除,然而,細心的市民發現,一些城鄉結合部甚至主城區,經常看到被拆除的房屋、棚子等,由于沒有及時得到清理,一些地方變成了垃圾堆,極大地影響城市環境,管理難度大,同時也使閑置土地無法得到合理利用。
對此,龍華區政府率先提出了“美化城市環境、拆出發展空間、惠及百姓福利”的工作思路,并決定將金牛北路作為區政府拆后土地管理利用工作的試點。這是海口市第一個拆后土地利用的公益項目,由轄區政府主導,利用這些閑置的邊角地進行公益性使用,主要用來解決當地居民的就業和增收。
龍華區緊鑼密鼓地推進這項工作,濱濂村以較快速度完成整治方案設計,村民代表會議審議以及公示等工作;區“五大工程”辦多次組織區國土、規劃、住建、園林等部門對設計方案進行審議、修改;海口市于去年7月1日主持召開違法建筑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專題會議,對濱濂村拆后土地利用方案,原則上予以通過;海口市打違指揮部也多次組織市國土、規劃、住建、園林等部門審議、修改,并征求市水務及市政排水處等部門意見。
去年8月,該項目獲得了海口市國土資源局、海口市規劃局和海口市園林局等單位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批準。
西邊騎樓已建好 東邊違建不肯搬
在得到相關批準之后,海口市第一個違建拆后集體土地規范管理示范項目開建。根據規劃許可,示范項目建在金牛北路兩側,一東一西,建設方先建設道路西側,很順利地就完成了主體工程,到今年春節前,一座具有南洋風情的騎樓便聳立了起來。
然而沒有料到的是,西側的建起來了,東側卻無法順利開建,原因是已被規劃為示范項目的地塊上仍被一排鋪面所占據。根據了解,這排鋪面所用的土地是多年前由濱濂村租給他人使用的,但2007年起濱濂村就已不再收受租金,租地合同也早已失效。而且,這些鋪面沒有任何審批許可,屬于典型的違法建筑。
但就是這樣的一排“違建”,卻成了示范項目的“攔路虎”。據介紹,龍華區、海墾街道以及濱濂村三級多次通過各種方式要求這些鋪面自行搬離或拆除,但均無人理會。據龍華區城管局一位負責人介紹,甚至有一棟兩層小樓,在金牛路建設征地中已得到政府賠償,但仍堅持不搬不拆,沒有騰出土地。
海墾街道“上書”請求拆除
據了解,這塊至今沒有騰出來的地上尚有2000多平方米鋪面,包括汽車修理廠、無銹鋼加工點、石膏加工點、咖啡室共有六個業主。因為沒有拆除,致使該項目無法推進建設,濱濂村村民對此意見較大,紛紛要求政府盡快采取措施,將其拆除。
村民黃先生表示,這是由龍華區政府主導,利用這些閑置的邊角地進行公益性使用的項目,主要用來解決村民們的就業和增收,結果被幾個鋪面阻礙了,使村集體和村民的利益受損。
村民吳先生說,這個項目是海口市第一個違建拆后集體土地規范管理示范項目,是市區兩級拍板決定的,而且已取得了相關所有手續,絕對不能因為幾宗違建就讓項目長此得不到推進,政府應該盡快想辦法解決。
據了解,村民已多次到海墾街道辦要求政府盡快拆除該片違建。針對村民們的訴求,街道辦已向龍華區政府提起拆除申請。申請表示,新建金牛北路兩側濱濂村集體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是市、 區政府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拆后集體土地規范管理示范項目。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區政府、區五大辦的指導下,經市國土、園林、水務等部門審核同意,市規劃局已審批該項目,為了加快該項目建設、發展集體經濟、惠及百姓,特請求區政府盡快組織拆除該地塊的違章建筑。
?
相關鏈接:
三亞違建邊拆邊“長” 5年新增500萬平米違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