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
印尼老記者:周總理用微笑征服萬隆
81歲的梁鳳翔此前是印尼華文報紙《生活報》的記者,萬隆會議期間,作為特派記者采訪。他近日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講述了如何報道這個歷史盛會。
新京報:60年前,印尼華文報紙如何報道萬隆會議?
梁鳳翔:當時我們報社派出三位記者,我負責文字,他們負責攝影,我們會介紹各與會國情況,以及萬隆當地華僑和政府如何組織會議,最重要的是要報道中國總理的活動。除了我們報紙,《新報》也報道了萬隆會議,他們的記者司徒眉生既是大會記者又是蘇加諾總統的“私人秘書”,為萬隆會議穿針引線,將印尼方面消息傳遞給中國政府,包括有關國家對中國參會的反應。
新京報:周總理抵達雅加達,你們如何記錄那個時刻?
梁鳳翔:周總理是在周六晚上抵達雅加達的,那時星期天我們報紙不出版,但為了讓讀者及早獲得更多中國代表團的資訊,《生活報》決定在第二天,4月11日星期日出《號外》,部分員工臨時加班,《號外》趕印出來后,便由同事們分頭沿街免費散發。這天的《號外》,我還珍藏了一份,五十年來,它同其他的剪存的文稿資料一起,跟隨著我到過北京、無錫、香港等地。
新京報:你在會場內外接觸過周總理?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情?
梁鳳翔:在會議期間,我每天都能見到他,無論是在大會上,還是招待會上。有一次,在印尼總統蘇加諾舉辦的酒會上,周總理是焦點,他專注地聽每一個人的談話,無論是記者還是普通工作人員,并且和藹地回答問題。周總理當時發現身邊有我們幾個華僑報社記者,他對我們說,中國和印尼是友好的,寫新聞報道時,要多報道東道主印尼。
新京報:周總理在萬隆會議的發言為中國外交打開新局面,你如何報道這起事件?
梁鳳翔:周總理發言剛結束,幾百名記者一起沖向樓下記者室,用最快的速度向世界各地拍發電文,半世紀前科技還不發達,我是用電話向報社逐字逐句報讀特別新聞稿的。
當時有不少外國記者,一位美國記者說:中國代表團“這篇發言最驚人之處就在于它沒有閃電驚雷,周用經過仔細挑選的措詞簡要說明了共產主義中國對此次會議通情達理、心平氣和的態度。”日本代表團團長高琦達之助說:“周恩來用‘微笑’征服萬隆。”
【萬隆會議】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亞非領導人會議在萬隆舉行,史稱萬隆會議。當年,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代表與會。這是歷史上首次由亞非國家發起召開的國際會議,會議集中討論了與亞非國家相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會議倡導的團結、友誼、合作的萬隆精神深入人心,會議達成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
?
?
?
?
?
相關鏈接: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