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愛崗敬業,勇創一流永遠是勞模精神的內核。這種精神源于我們身邊身份普通、崗位平凡、業績突出的勞動者,這種精神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源動力,這就是勞模精神。
從今天開始,海口晚報聯合海口市總工會推出《勞動最光榮—我們身邊的勞模》全媒體系列報道,深入挖掘我市各行業勞模代表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業績的“精氣神”,弘揚新時代勞模精神,激活和傳遞蘊藏在我市干部群眾中的正能量,引領人們為全面深化改革、建設最精最美省會海口不懈努力。
黃耀國在給學生們講解考題
海口網4月27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小萍 實習生吳多勤)初識海口市第一中學黃耀國老師,是4月中旬的一個陰雨天:高挑清瘦的身材,溫婉和善的目光,樸素大方的著裝,或在三尺講臺之上,或在學生簇擁之下。
這是個把22年光陰都獻給了講臺與學生的老師,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起,他就樹立了這樣的信念:將滿腔的愛獻給自己的學生。
他,讓孩子真正愛上數學
數學,枯燥、抽象。一個定義、一道題,學生的理解程度,取決于教法。黃耀國的數學課,學生愛上。一是他總能深入淺出,把復雜變得簡單;二是他從不空洞說教、從不批評人。
“黃老師讓我覺得學數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感覺整節課都在動腦筋,想聽不懂都難,更不會有發呆、打瞌睡的機會”。高一(7)班的王怡同學告訴記者,即使有時題解錯了,老師也沒有一句呵斥,“他總是笑著鼓勵我,你很聰明,慢慢來,會好的。”
“課前他總會花大量的時間去備課,上課時更是經常擅用一些小技巧,讓數學課變得不再冰冷,也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說起黃耀國,同為數學老師的陳文彩忍不住地贊嘆,“在他的帶領下,這幾年的高考,我們一中的數學水平蒸蒸日上。”
“我想在數學課堂中,向學生傳遞快樂”。22年,黃耀國把所有的愛都放在了教書育人的工作上,放在了自己的學生身上。“教育是愛的事業,作為一名老師,要真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學生的成長中收獲快樂。”
他,孩子們的“Dear國哥”
“Dear國哥,請允許我們這么叫您”、“老師,您不僅教會我們數學知識,也教會了我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祝愿最優秀的數學老師身體趕緊康復,繼續回到您神圣的崗位上”……課間休息時,一頁一頁慢慢翻看學生們的留言紀念錄,黃耀國眼里逐漸被笑意占滿,“這些都是已經畢業的孩子給我寫的,他們都喜歡喊我‘國哥’”。
幾年前,黃耀國被檢查出患有嚴重的膽囊結石。2011年高考前夕,他既擔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又擔任班主任,醫生檢查后嚴肅警告他不能太勞累,領導、同事、學生,都曾無數次地勸他,請幾天假治療,他總是一笑了之。
“每年教學都有各種安排,我難以按照醫生的要求去治療,疼痛難受時忍忍就過去了”。就這樣“疼痛難受時忍忍”,一直忍到2014年高考后的第一天,黃耀國才去醫院做了手術,醫生從他的膽囊里取出了一盤大大小小230多塊結石。
“這幾年,他的白頭發增添了不少,不管是當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不管是教畢業班還是非畢業班,真心對待每一位學生,是我們學校的楷模”,海口一中教務處主任連允鋒表示。
他,是這樣一個點燈的人
英國詩人斯蒂文森在《點燈的人》中這樣寫道:“每天太陽落下后,李利扛著梯子,把街燈一一點亮。柔和的光,照亮了大人和孩子們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他們純真的心靈。”
黃耀國就是這樣一個點燈人。從走上講臺那天起,他就將生命融入了教育事業,將滿腔的愛獻給了學生。
作為學校數學教研組的一員,他以課程的校本化為載體,大膽創新,數學高考成績穩居全省前茅;作為省學科帶頭人、省級骨干教師,他堅持每年兩次對全省中學數學教師作教學、高考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報告;作為海南省中學數學教學中心組專家、市中學數學青年教師成長助推站專家,他是適時進行“傳、幫、帶”,多年努力帶出了一批“真傳弟子”。“和黃老師當同事15年了,從他身上我學會了很多”,高一文科數學備課組組長鄭若蕊說道。
只有熱愛學生,才能以百倍的耐心去雕塑他們成材;只有熱愛這個事業,才具備強烈的事業心。為人師者,不僅是在傳播知識,更在影響學生一生。黃耀國老師正是這樣的一個人,用粉筆、用汗水、用熱情、用愛心鑄就了三尺講臺師魂。
人物檔案:
黃耀國,海口市第一中學數學教研組組長,海南省勞模,全國首屆改革創新優秀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他用人民教師的模范行動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同行的尊敬、家長的信賴和社會的贊譽。
相關鏈接:
海口市第一中學學生用行動扶起“社會良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