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3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敬儒)5月1日11時許,是國際勞動節,海口的氣溫高達35度。11點許,一輛8路公交車到達該路線調度室,。司機匯報車底好像有點異常聲音,線長呂垂運二話不說,趕緊拿著鐵錘扳手,爬進車底。10分鐘后,呂垂運爬出車底,滿身大汗,臉上沾滿了油垢,故障也終于排除了。
作為8路公交車的線長,今年52歲的呂垂運,肩負著8路以及71路、72路3條線路26輛公交車的安全運行。,每當車輛進站,呂垂運就得趕緊拿著鐵錘、扳手、鐵棍,打開車后蓋,檢查發動機皮帶、水箱;敲敲輪胎,檢查氣壓;踩踩剎車,看看方向盤,查看橫直拉桿…… 在他的心里,“安全重于泰山”。
制服一年磨4套
呂垂運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地愛著這個行業。1日1日上午10點半時許,記者見到呂垂運時,他正在檢查一輛8路公交車。站在車后尾,呂垂運他拿著扳手,檢查皮帶,發現有點松弛,就他調整了一下。由于車輛剛剛熄火,發動機還熱氣騰騰,稍微靠近,讓人的臉上感到一一股股熱氣拂面而來,但呂垂運卻習慣了這樣的熱氣。檢查完車輛的尾部,呂垂運隨后,他拿起鐵棍,敲敲輪胎,仔細聽聽聲音,然后走上公交車,檢查剎車、方向盤,最后再檢查車容車貌。檢查完畢,沒有發現異常,呂垂運告訴司機,可以上路了。剛走進休息室,又一輛8路公交車緩緩進站,看見車回來,呂垂運又趕緊拿著工具,開始同樣的工作。
……
在記者記錄的一個小時里,呂垂運檢查了6輛公交車,修復了2輛公交車的小毛病,其間,只休息了5分鐘。由于經常趴在車底下檢查、修車,他的工作服上沾滿油垢,并且有了好幾處已裂開。呂垂運說自己他一年就得穿4套制服,比其他人多穿2套。
“這就是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呂垂運說,每輛車到站后,他都要認真檢查,因為“安全重于泰山”。他告訴記者,車輛運行時間久后,皮帶、剎車等都會出現松弛或斷裂,如果不及時發現,很容易出現故障,不但容易導致事故,還影響市民乘車。
呂垂運家住在世貿,離站點很有點遠,每天上早班時,就必須4點前起床,5點鐘前趕到站點,6點前把昨前晚沒檢有檢查的車輛檢查完畢。當上晚班時,回到家已是夜間12點半。但了。呂垂運說:不覺得,有了責任感,就知道每天怎樣去工作,也不會感覺到累。
時刻繃緊“安全弦”
在海口市公交公司,說起呂垂運,師傅,可以說是無人不識。呂垂運是海口人,早期是海口一家酒店的司機,下崗后曾開過一段出租車,2008年,進入海口市公交公司,當了一名公交車司機。“呂師傅的優秀,是車開得好,修車也很棒”。這是眾多公交司機對他的評價。2011年,由于管理工作比較出色,公司提他為8路車線長。8路車司機吳平告訴記者,呂師傅從不計較,只要車進站,就算他已到下班的時間,也會照樣認真地檢查。“我們司機到站還可以休息一會兒,但呂師傅一天忙到晚,車輛有故障,只要他能修好的,絕不進公司。”司機林朝勇說。
“我多一份辛苦、司機們就多一份舒心,旅客們就多一份安全。只有車輛正常運營,市民才能及時乘車。”呂垂運說,自從進入公交公司開車的那一天起,他就把“安全第一、乘客至上,服務為本”的行業宗旨牢記心底。
他“安全重于泰山”的強烈責任感,讓他時刻繃緊這根弦,開公交車累計15.2萬萬兩千公里,沒有發生過一起交通安全事故,成為了公交行業優秀安全駕駛員。2011年,轉為線班長后,他工作的角色發生了轉變,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呂垂運從自己負責一輛車到26輛車的安全責任,從管理好一輛車到管理好每條線路的每一輛車。呂垂運說,要在平凡崗位上,把服務做到更加完美,這是他的人生目標。
人物檔案
呂垂運, 公交集團8路線長,海口市勞動模范、最佳駕駛員、優秀駕駛員、星級駕駛員、工人先鋒號、海南交通英模人物、海南客運駕駛員標兵……他用實際行動詮釋“安全重于泰山”,獲得了同行和市民的廣泛贊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