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小護士在演示逃生圍裙的用法。田雯 攝
“這個逃生圍裙是用防火布制作的,一次可以攜帶5名嬰兒,如果醫院發生火情或者其他危急的事情,可以快速轉移孩子,確保安全。”7日,南京一家醫院的“90后”美女護士李昉,向記者展示了她發明的“新生兒逃生圍裙”。
李昉是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監護室的一名小護士,剛參加工作兩年。她介紹,設計這款逃生圍裙的思路,主要源于在今年2月江蘇某家醫院醫技大樓發生的一場火災,當時數以百計的病員驚慌失措逃離病房,身在兒科監護室的她就在想:“如果火災發生在新生兒科,面對這些重癥的患兒,如何更快地轉移新生兒?”
據了解,作為兒科重癥單元,是嚴格的無陪病房。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唯一可以有效轉移患者的途徑就是醫務人員搬運,加上新生兒與醫護人員數量比例不平衡,因此新生兒逃生圍裙的想法應運而生。
有想法就要有行動,李昉立即開始打草圖設計圍裙樣式。她在裙面上設計了三個口袋,每個口袋上制有系帶兩根,便于在轉移患兒的過程中固定患兒。在胸部制有口袋一個,便于緊急轉運時裝載必須品,比如便攜式脈氧儀等。
李昉告訴記者,在材質選用上,選擇了防火溫度800度的防火布,能在大火中更好地保護患兒。這個逃生圍裙一次可以攜帶5名患兒,不僅結實牢固,而且制作簡單,經濟投入相對較低。
據悉,在該院,像李昉一樣時不時設計制作一些“小發明”從而更好地為護理病人服務的護士還有很多。“和諧章”、“造口裝置伴侶褲”、“掛式回彈表”等等,都體現了護理團隊人性化的服務理念。當天下午,該院專門舉行了表彰大會,在護理人員申報的104項“小發明”中,評選了20項優秀獎。
該院主任護師李國宏表示,在過去,護理隊伍學歷層次整體比較低,不能適應對護理工作的高要求。而現在,護理的內涵和職能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近年在臨床工作中也涌現出一批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的科研型護理人員,她們在實際工作中研制出一系列實用新型的護理小發明,標志著整個護理水平和層面都在不斷提升。”
?
?
?
?
?
?
相關鏈接:
溫州一女護士長娘家陽臺上遭槍擊 臀部中彈
贊!海口一護士除夕夜堅守 忙搶救沒空接母親電話
海口120救護車醫生護士24小時值班接警10分到現場
血管瘤科小護士急救8個月腦癱兒 吸痰吸奶保生命
網曝海口一醫院兩次注射用藥一次打完 護士稱沒關系
海南護士邢少云當選“中國網事·感動2014”年度人物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