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8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李晶晶)一位36歲女姓,醫院診斷為盆腔良性瘤,安排住院3天花費1619元,但報銷時被查出問題:看起來并不多的費用中檢查費用1400余元,占醫療總費用的87%。換句話說,醫院對這位患者沒用什么藥,檢查過度,讓沒有達到住院標準的患者住院,存在套取新農合資金的嫌疑。
這是被海南省新農合智能審核系統查出的一個案例。日前在海口召開的全國新農合基金監管經驗交流會上,海南省衛生計生委提供的最新數據,去年我省新農合通過智能審核系統一共發現疑似問題病歷47.4萬份,拒付違規費用1850萬元,有效防止了新農合基金的重大損失。
傳統方式審核效率低 騙保案件頻發
據統計,海南省新農合管理近500萬農民,年住院、門診報銷人次達1100萬左右。但是,全省各級新農合經辦人員僅110余人,只能采取隨機抽查進行審核。人少、錢多、審核效率低、騙保漏洞大,問題發現率低,無法滿足審核工作需要。
這樣的局面,導致騙保案例頻發:比如海南瓊海市參合農民利用虛假住院病歷騙取醫保基金,涉案人員多達100多人;海南省安寧醫院在2009年至2012年間,采取掛床住院等虛假手段騙取醫保基金共計2414萬元等。這些案件的發生,促使海南省開發智能審核系統。2014年3月,海南自主開發的新農合智能審核系統試運行,當年10月,在全省定點醫療機構和新農合經辦機構全面使用。
智能審核效率高 控費效果明顯
海南省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處處長潘文利介紹,臨床路徑是海南新農合智能審核的基本依據。
海南通過優化數據質量、完善審核規則、規范審核流程,并設定相應指標。智能審核系統每日對各定點醫療機構上傳的數據首先自動審核,識別為違規報銷則直接拒付。對發現的疑似問題報銷病例,合管辦逐條進行審核,如仍有疑問則“掛起處理”,由醫院進行申訴和反饋,如仍有問題,合管辦組織人員進行現場稽查。
智能系統探費效果非常明顯。潘文利介紹,以前人工抽查一份病例需要30分種,還不準確,而智能系統每秒能審核100余份病例,非常精準。
智能系統規范醫療機構的療診行為效果也非常明顯。采用智能系統初期,問題病歷發現率和準確率躍升,疑似問題病例發現率住院和門診分別為43.1%和26%,經過8個月的運行,則迅速下降到5.6%和2.4%。
目前,海南系統依托省級新農合信息平臺,已將全省絕大部分定點醫療機構納入審核范圍,尤其是把數量龐大、監管薄弱的村衛生室納入進來。從參合身份驗證、就診次數到就診行為,從用藥、檢查到治療,審核系統實現了診療過程全覆蓋,形成了一道控費的“鐵柵欄”。有效緩解了海南新農合基金“穿底”的壓力。海南省衛生計生委吳明副主任介紹,2014年,海南全省新農合基金運行安全有效,實現了平衡運行,醫療費用得到有效控制,參合農民受益比上一年增長了7.13%。
?
相關鏈接:
我省免費救治新農合耐多藥肺結核患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