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國將抓緊啟動第六階段汽、柴油國家(國VI)標準制訂工作,力爭2016年底頒布,并于2019年實施。
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日前印發《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方案》。方案明確,2016年1月1日起,東部地區11個省市(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全面供應符合國Ⅴ標準的車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車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
2017年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符合國Ⅴ標準的車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車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時停止國內銷售低于國Ⅴ標準車用汽、柴油。
2016年1月1日起,開始在東部地區重點城市供應與國IV標準車用柴油相同硫含量的普通柴油;2017年7月1日,全國全面供應國IV標準普通柴油,同時停止國內銷售低于國IV標準的普通柴油。2018年1月1日起,全國供應與國Ⅴ標準車用柴油相同硫含量的普通柴油,停止國內銷售低于國Ⅴ標準普通柴油。
明年起國五汽柴油供應區域擴至11個省市全境
成品油質量升級提速引發四大關切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快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國家專項行動。根據新的時間表,2016年1月起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的區域擴大到東部11個省市全境;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的時間提前一年至2017年1月;分別從2017年7月和2018年1月起,在全國全面供應國四、國五標準普通柴油。
由此,油品質量升級提速引發了社會高度關注,油品升級誰來“埋單”?對治理霧霾有何意義?適應油品升級的車準備好了嗎?“高價”能否買到“優質”?
關切一
成本提升誰來“埋單”?
我國于2013年9月公布了各地車用汽、柴油質量升級至第四、五階段價格調整標準:各地車用汽、柴油質量升級至第四階段,每噸分別加價290元(約每升0.21元)、370元(約每升0.32元);升級至第五階段時,每噸分別加價170元和160元。
這意味著隨著各地油品質量升級,汽、柴油價格將有所上漲,其中汽油價格每升最多上調約3毛錢。
“油品質量升級的價格政策已經到位,各地在實施中按照這一政策對號入座。”發改委有關人士對記者說,提前公布價格政策也給了社會足夠的預期和準備。
國家此前已明確,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優質優價和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合理確定成品油價格。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加價標準也是按照煉油企業消化一部分成本、消費者承擔一部分成本的原則確定的,企業約承擔三成左右成本提升。
記者從中石油了解到,油品升級帶來的產品成本增加,主要包括新增投資帶來的折舊等費用增加,產品需加氫脫硫處理等帶來的能耗、物耗和氫氣消耗等成本增加。
對已完成升級改造煉廠的調查表明,煉油企業設備更新改造投入至少數億元以上。記者從中石油了解到,為完成國四汽、柴油質量升級,中石油共改造45個項目,總投資達228億元。
“不同煉廠成本增加不同,很難準確核算。”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說,政府只能通過核算尋求相對折中的數值,并就此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進行分攤。
關切二
對治理霧霾有何作用?
隨著霧霾頻發,油品質量對環境的影響如何,引發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有測試表明,一些城市空氣中PM2.5的20%左右來自機動車尾氣。環保部科技標準司此前表示,經過測試,即使現有汽車不作任何改造,使用符合第五階段標準的汽油和柴油,汽車尾氣中的有關污染物排放也將減少10%。
按照中石油的估算,2016年1月東部地區車用汽、柴油質量從國四升級到國五,扣除北京、上海等部分已經升級的重點城市消費量,按照9000萬噸車用汽、柴油升級測算,預計可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約0.69萬噸。2017年1月全國其他地區車用汽、柴油質量從國四升級到國五,按照1.2億噸車用汽、柴油升級測算,預計可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約0.91萬噸。2018年1月全國全面供應國五標準柴油,按照6000萬噸普柴測算,預計可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約3.6萬噸。
“對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機動車排放尾氣可能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但車、油、路三種因素都在其中發揮作用。”環保部有關人士說,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步伐無疑是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要有效治理霧霾,需要各方面措施共同推進,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的變革。
關切三
油升級,車準備好了嗎?
我國已于2013年9月發布汽車排放國五標準。與汽車排放國四標準相比,汽車國五標準進一步提高了排放控制要求,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嚴格了25%至28%、顆粒物排放限值嚴格了82%,并增加了污染控制新指標顆粒物粒子數量。
按照當時的規定,考慮到“車、油適配”原則,國五標準于2018年1月1日全面實施。輕型汽車自國五標準發布之日起可依據新標準進行生產。機動車污染嚴重,有實施標準條件的地方,經批準可先于全國實施該標準。
“油品質量升級提速將改變此前‘車等油’的問題,大大提速國五標準車型的推廣。”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油品掣肘汽車排放標準升級一直為社會詬病。此前,全國輕型汽油車排放國四標準于2011年7月1日實施,但相應油品2014年1月1日才有供應,柴油方面脫節更加嚴重。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小平建議,各地在明確實施機動車國五標準實施時間表時,也應有一定的過渡期,為汽車的制造生產和庫存消化留出合理時間。
關切四
“高價”能否買到“優質”
油品質量升級了,加油站銷售的油品質量能否保證?消費者花了“高價”能不能確保買到“優質”?
董秀成說,我國對成品油質量的監管比較分散,生產環節由質監部門負責,準入由商務部門負責,而流通環節則由工商部門負責,而且監管成本很高。
業內人士呼吁,保障消費者優價換優質,需要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強油品生產、批發、零售環節質量監督力度,嚴格市場準入管理和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嚴厲打擊質量違法行為。
當前,我國有相當一部分煉油能力來自地方煉油企業。“確保這部分煉油能力合規升級,還需要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強化地方政府在質量監管方面的責任追究。”能源專家周大地說。
相關鏈接:
福田與濰柴戰略合作 開發國Ⅴ、國Ⅵ排放重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