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救援隊隊員們救治受傷兒童 救援隊員林理源供圖
三亞救援隊隊員們向受災兒童發放食物 救援隊員林理源供圖
4月29日,三亞紅十字災害應急救援隊啟程離開三亞,4月30日,經由拉薩進入尼泊爾,開始了為期6天的救援行動。5月6日撤離尼泊爾,計劃8日回到三亞。在尼泊爾的6天時間里,救援隊累計救治了157名當地受傷群眾,發放了數以噸計的食物和救災用品,遭遇車輛爆胎、公路塌方、無數次余震,也遇到了免費提供住宿的中國酒店老板,收到了滯留的中國游客捐贈的救災物品。
6天之后,這次跨越國境的救援結束,救援隊員們帶回一身疲憊,也留下對尼泊爾的牽掛。“回到三亞我要好好睡一覺,這次救援難以忘記。”隊長陳銳說,災害造成當地群眾流離失所,讓他難過,大災中,當地華人和中國游客為救災付出的大愛讓他銘記,更讓他自豪。
三亞救援隊首次出國救災
6天前,當飛機降落在拉薩機場時,三亞紅十字災害應急救援隊的6名隊員早已做好準備,期待著接下來的尼泊爾救援之行。“我們是第一次踏出國門參與救援,我們會盡自己的一份力,發揮自己的作用。”隊長陳銳介紹,此前三亞紅十字災害應急救援隊參與過國內許多災害救援,出國救災,還是第一次。
三亞紅十字災害應急救援隊,也稱三亞救援隊,參加過多次救援行動:2005年9月“達維”臺風救援;2010年10月文昌、萬寧水災救援;2013年4月四川省雅安蘆山地震救援;2013年12月萬寧水災救援;2014年7月文昌“威馬遜”臺風救援;2014年8月云南省魯甸地震救援……專業的救援行動,讓三亞救援隊在救援團體和災區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尼泊爾救援,國內多支民間救援隊陸續抵達災區,三亞救援隊接班早先撤離的武漢救援隊,與深圳山地救援隊并肩作戰,配合“國家隊”中國國家救援展開救援。另外,還有許多中國力量在尼泊爾災區閃耀。
4月30日上午10點抵達加德滿都,匆匆吃過干糧,三亞救援隊隨即展開行動,在猴廟附近進行搜救,曾經美麗的斯瓦揚布納寺,如今化為殘桓斷壁。站在廢墟之上,隊員們尋找生的可能。結束當天搜救之后,廣東人江先生開的鳳凰酒店成了救援隊的落腳點,免費提供食宿。除此之外,江先生還免費接納了滯留在尼泊爾當地的中國游客。
搜救階段的工作在5月2日結束,之后三亞救援隊轉為賑濟,向災區群眾提供食物和救災用品。5日,救援隊向災區運送了兩噸大米,這批大米是滯留在尼泊爾的中國游客捐贈的。“很感動,雖然自身滯留尼泊爾,卻仍然想著幫助災區群眾。”陳銳說,6日離開前,一位隊員同樣用自己的錢購買了兩噸大米,交由非政府慈善機構運送,點點滴滴讓他難忘。
余震不斷車開著路塌了
災區時常發生余震,頻頻的晃動,嚇不倒救援隊員們。“有些余震還是存在危險,不過已經習慣了。”3日下午,救援隊員們驅車運送救災物資的途中,路面開始出現晃動,余震突然發生,造成道路塌方。“車開著,路塌了,幸好沒有危及生命安全。恢復通行后,我們繼續向前。”陳銳說,災區充滿危險,困難重重,要努力克服。
由于最初計劃搜救為主,三亞救援隊只攜帶了輕量化工具,沒有重裝備。“利用現有工具,通過與其他救援隊配合,完成任務。”陳銳說,交通也是救援遇到的問題之一,物價上漲令租車越來越貴。“最初到加德滿都時,租一輛車是800元,離開時,已經漲到2000元。沒有車輛無法開展物資運送工作,再貴也得租。”
2日下午,救援隊遭遇驚魂一刻,從震中附近的Dhading返回時,由于輪胎老舊,車子突然爆胎,隨后在陡坡上失控,側滑10多米,幸好車輛最終被控制,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并肩救援6天救治157人
地震發生后,很多尼泊爾當地群眾受傷,有的失去了生命,原本美滿的家庭,如今只剩下孤兒。隊員林理源在加德滿都的一間房子里發現了5個骨灰盒,這個家庭的兩個孩子成為了孤兒,他在微信上留下一句話:“今天再次看望他們,心里頭有很多牽掛,不知道你們的未來在哪里?讓人心痛。”
短短6天時間,救援隊救治了157名群眾,最小的僅1歲多。“是個男孩,口鼻被砸傷,我們幫忙處理了傷口。”陳銳說,每一次救治受傷群眾,心里一陣酸楚,一開始百感交集,到后來“哭都沒有眼淚”。
“很多走在路上的瘦弱小孩,看起來只有兩三歲。一問才知道已經六七歲,這樣的條件下,又遭受這樣的災害,每一個目睹的人,心里都不好受。”結束搜救任務后,三亞救援隊根據聯合國協調中心的安排,與來自馬來西亞、俄羅斯和菲律賓等國家的救援隊一起,以及兄弟隊伍深圳山地救援隊,共同協助中國國家救援隊展開救援工作。
運送帳篷、大米,還協助瑞士救援隊展開救援,三亞救援隊給災區和同行帶來了熱帶的溫暖季風。
6天的救援行程結束,最讓三亞救援隊感到自豪的,是災區華人所展現的大愛。免費接納滯留游客的中國老板,雖然被困卻心系災民的滯留游客,都讓隊員們心頭一暖,倍感驕傲。“非常感動,這是國人的大愛,是我們中國人樂于奉獻的優秀品質。”隊長陳瑞說道。(賀立樊)
?
相關鏈接:
尼泊爾網民利用社交媒體賑災 數天籌集百萬美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