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卡梅倫新一輪任期"首秀"出席二戰勝利日活動
史上首名華裔下議院議員
近350年來最年輕議員
8日,倫敦,英國首相卡梅倫向和平紀念碑獻上紅色花環。
卡梅倫終于松了一口氣。當地時間8日中午,被稱為史上最難分勝負的英國大選結果出爐,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出人意料地大獲全勝,贏得絕對多數席位,將繼續執掌英國五年。眾多英媒用“意外”“驚艷”“戲劇性”來形容卡梅倫的“守擂”成功。
保守黨贏絕對多數
與此前大部分民調顯示的膠著選情不同,昨日隨著650個選區的結果出爐,這出“英式懸疑劇”一夜之間發生“大逆轉”。卡梅倫所領導的保守黨最終獲得了331個席位。贏得絕大多數席位,可以單獨組閣執政。
英國實行簡單多數選舉制度,在全國650個選區中,選民投票選出各自所在選區的政黨代表,得票最高者獲勝,成為下議院議員,贏得全國超過半數選區議席(即超過325個席位)的政黨,則獲得執政權,該黨領袖即可成為英國首相,入主唐寧街10號首相府。
女王任命卡梅倫為新一屆首相
事實上,昨日上午卡梅倫的首相之位已經牢牢握在手中。卡梅倫與妻子熱情相擁,慶祝勝利。他說,過去的一夜對保守黨而言無疑是“非常給力的一晚”,并希望在未來幾日內組建新政府,“謝謝大家的信任,我會保證不讓大家失望。”卡梅倫在勝選之后發表的演講中說。
8日中午,卡梅倫覲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這是組閣前的正式程序,女王正式任命卡梅倫為新一屆英國首相。
當地時間2015年5月8日,英國倫敦,大選次日,根據目前公布的開票結果,保守黨確保了英國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卡梅倫將連任首相。8日,工黨黨魁米利班德以及自民黨黨魁尼克·克萊格分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辭職。
老對手哽咽辭職
有人得意,也有人失意。就在卡梅倫前往白金漢宮的同時,他的老對手工黨黨魁米利班德宣布辭職。
米利班德說對于工黨的失敗他應負“絕對的、全部的責任”,他略有哽咽地說,“所以我正式提出辭職,從下午二戰勝利日的紀念活動之后生效。”
《電訊報》預測米利班德的哥哥大衛·米利班德或將出任工黨新的領袖之位,他曾于2010年競選工黨黨魁,但最后輸給了自己的弟弟,傷心地出走美國。
當天宣布辭職的還有自由民主黨領袖尼克·克萊格和獨立黨領袖奈杰爾·法拉奇。
直擊
卡梅倫“首秀”出席二戰勝利日活動
英國大選結果出爐當天,也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勝利日。保守黨在大選中鎖定勝局后,英國首相卡梅倫出現在了紀念二戰歐洲戰場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現場,開始他的新一輪任期的“首秀”。
昨日,英國著名的政治區白廳街早早地封鎖了車道。下午3時,英國皇室白廳街和平紀念碑下,英國皇室、政界、軍界人士,以及坐著輪椅的多位二戰退役老兵,落座于街道一側,與全英其他重要場館一同進行了全國范圍的2分鐘默哀儀式,以紀念在二戰中獻出生命的士兵和市民。
位于倫敦塔的英國榮譽炮兵連,和位于惠靈頓兵房的皇家乘騎炮兵部隊,兩處同一時刻舉行鳴槍儀式,槍聲響起預示著活動開始。此后,也以同時響起的槍聲作為活動結束的標志。
此刻的倫敦街道已被小雨淋濕,諸多民眾來到活動現場,幾乎擠滿了整個街區,卻沒有人撐起雨傘,他們站立在街道兩旁,靜默無聲。
默哀儀式結束后,卡梅倫及部分皇室成員代表分別走向紀念碑,放置紅色花環后,以三次鞠躬表達對二戰中逝去士兵和市民的哀思。
紀念二戰歐洲戰場勝利70周年的活動將持續三天,老兵游行、感恩節儀式等多個大型活動將在全英各地舉行。周日,倫敦上空將飛過曾在不列顛戰役中大放光彩的“噴火”、“颶風”等機型。
分析
保守黨咋贏的?不看黨派看“療效”
此前民調顯示保守黨和工黨難分伯仲,而實際上卻相差了近100個席位,對此有英國民眾質疑,為何民調這么“不靠譜”。
? 那么,保守黨究竟如何贏得此次大選?
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田德文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濟牌”打得好,是保守黨能夠取勝的主要原因。
在遭受金融危機重創之后,卡梅倫政府2010年起主政英國,采取多種措施刺激經濟增長,帶領英國經濟走上復蘇之路,近年來英國經濟增速超過歐盟其他國家,表現搶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則預測,今年英國經濟仍將保持較好態勢,增速在七國集團中將僅次于美國。除了經濟增長態勢良好之外,目前英國的失業率也有所回落。如果保守黨勝出,或繼續主導聯合政府,英國經濟政策將會保持較長時間的連續性,這是金融市場和海外投資者希望看到的。
反觀對手,“工黨并沒有提出特別有別于保守黨的政策主張,其政策綱領的區分度不夠,”田德文介紹,此前大家普遍認為保守黨代表富人利益,但卡梅倫的保守黨則提出了“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的概念,也吸引了部分選民。
更重要的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其實無論哪個黨上臺,都是要把發展經濟放在第一位。”田德文說,英國民眾知道,即使工黨上臺,政策上差別也不會大。
對一些搖擺選民而言,雖然期待著改變,但如果在野黨沒有拿出特別有說服力的力挽狂瀾的方案,那人們也很難改變慣性去選擇另一個政黨。
人物
近350年來最年輕議員
20歲女大學生當選議員
謀求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是此次大選另一個大贏家。該黨贏得了56席,而五年前,他們僅獲6席。該黨還創下了一個紀錄:代表該黨的20歲政治學學生哈瑞·布萊克當選國會議員,她即將完成在格拉斯哥大學的政治學學位,而那之前她成為了英國1667年以來最年輕的國會議員。她擊敗的對手是工黨影子內閣外相兼本次大選軍師道格拉斯·亞歷山大。
史上首名華裔下議院議員
80后華裔議員黨齡15年
代表保守黨參選的華裔候選人艾倫·麥(中文名麥大粒)當選漢普郡哈文特選區議員,成為英國歷史上首位華裔國會下議院議員,改寫了英國華人參政的歷史。“華人社團的影響力跟中國的強大也是有關系的。”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田德文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華人在英國原來一直是非政治化的移民群體,但現在也產生了變化,擴大政治影響力也成為了一種訴求。新京報記者高美
又訊現年31歲的麥大粒在英國約克市出生長大,畢業于劍橋大學法律系,并在牛津大學獲得法律和商貿碩士學位。其父母在上世紀70年代從香港移居英國。麥早在16歲時就加入保守黨,黨齡長達15年,參政經驗可謂豐富。他曾表示:“我喜歡政治,因為我喜歡與人打交道,傾聽他們說話。”
?
?
?
?
相關鏈接:
卡梅倫開始籌組新內閣 稱將建設“更偉大”英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