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都是租用大帶寬然后再對客戶進行轉租的,不過,這些第三方運營方轉租的價格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是‘偷帶寬’,宣傳上承諾百兆,可能開通的只有50M,甚至20M,然后一檢測到擁塞再動態調大帶寬,所以雖然便宜,但性能并不穩定。所謂的‘偷寬帶’問題,也讓市面上中小運營商的口碑并不是那么良好。
“運營商之間有個互聯互通的問題,接口帶寬定死就那么寬,中國聯通寬帶用戶訪問接中國電信網絡的服務器內容,需要通過運營商間的帶寬接口,所以跨網會非常慢。”林姓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進一步解釋。
“中國電信的地盤最大,大部分服務器都放在它那里,所以長城等中小運營商,甚至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每年都要向其繳納大量的過路費。”楊群指出。
“一般類似騰訊、網易等這種網站,要讓聯通、電信用戶都能快速訪問,都需要各自有一套服務器或鏡像連接兩家運營商的帶寬,大型公司一般的做法是通過第三方服務器托管商(IDC)托管服務器,訪問網絡問題由托管商解決,叫雙線訪問,甚至有的是3線、4線,包括教育網、鐵通等企業,成本自然非常高。”林姓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