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15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李云川 通訊員 莫桑莉)“黑客”葉某網上盜刷銀行卡涉案金額14.98億余元;九州源公司“黑股票”案涉案金額460多萬元。5月15日上午是我國第六個“打擊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當天在海口街頭開展宣傳活動的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廳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了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集中宣傳活動,公布了全國公安機關防范經濟犯罪十大典型案件,以揭露常見犯罪手法,提高民眾識假防騙技能。
黑客葉某網上盜刷銀行卡近15億
2013年7月,多家商業銀行連續發生銀行卡被網上盜刷案件,涉案客戶近千名,涉及全國多個省市,公安部經偵局部署廣東等地公安機關全力偵辦。經深入排查,一個以葉某為首的特大黑客網絡攻擊盜刷銀行卡犯罪團伙浮出水面,該犯罪網絡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葉某自編多個黑客軟件,先從部分網站竊取用戶電子郵箱和登陸密碼;又用黑客技術攻擊某招聘網站,竊取與前述郵箱所對應的用戶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信息;再在部分商業銀行網銀或手機銀行登陸界面,用前述信息進行批量碰撞登陸,登陸成功的即自動提取帳號、余額等信息,從而完成了對銀行卡信息“四大件” (帳號、身份證號、手機號、登錄密碼)的收集。二是網上中介人員層層轉賣葉某竊取的大量銀行卡信息;三是不法分子用葉某竊取的銀行卡信息在網上大肆盜刷或轉賬牟利。
2014年5月,廣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組織抓捕行抓獲葉某、譚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繳獲用于作案的電腦11臺、POS機13臺及大批涉案物品。在主犯葉某的電腦中查獲16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賬號,其中 “四大件”齊全可供盜刷的銀行卡信息19萬條,涉案金額14.98億余元。另外查獲8個使用“易語言”編寫的批處理軟件和手機木馬黑客軟件。
該系列案件犯罪手法新穎,所有作案過程均在互聯網上完成,對金融秩序、銀行卡安全造成較大危害。公安機關提示廣大群眾: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網銀密碼或手機銀行密碼等重要信息,應與電子郵箱密碼等常用信息區別設置,防止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九州源公司“黑股票”案
2013年底,深圳證監局向深圳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警方移交線索稱:深圳前海的深圳九州源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證監部門批準,致電投資者,以“公司三年內在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上市”為名出售原始股,涉嫌擅自發行股票犯罪。經偵支隊于2014年6月12日抓獲張某州、池某艷等主要犯罪嫌疑人,扣押公司宣傳資料等書證物證一大批。
經查,張某洲等人于2013年5月在深圳前海通過虛假出資注冊成立深圳九州源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通過電話聯系投資者、組織召開上市說明會進行公開、虛假、夸大宣傳,以公司三年內在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上市為名,以股權投資可獲高額回報為誘餌,以3.8元或1元每股的價格出售公司原始股,被騙投資者50多人,涉案金額460多萬元。為更快更多地獲利,張某洲等人又成立長白森、福運恒珠寶兩家子公司,從事傳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違法犯罪活動,由于被及時查處,被騙人數及金額較少。2014年9月,該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公安機關提示廣大投資者,一定要增強風險意識,在合法的證券經營場所和機構依法認購和轉讓股票,警惕各類非法證券活動,自覺抵制“高額回報”的誘惑,不要相信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避免上當受騙。如果股票發行或轉讓采取了廣告、發布會等方式大肆“招攬生意”,就要注意其是否已經證監會核準,是否屬于非法發行的“黑股票”。投資過程中遇到不明問題,應及時向當地證監部門咨詢。
秦某等人騙取出境游押金案
2014年9月28日,蔡某等多名受害人到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經偵大隊報案稱:2014年7月,靈麒創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與其簽訂《北京市出境旅游合同》,收取出境游押金20萬元,旅游結束后拒不退還押金,公司也人去樓空了。經偵大隊迅即行動,于2014年10月1日將犯罪嫌疑人秦某、李某成功抓獲。
經查,2014年7月至9月,秦某、李某等人以靈麒創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以安排受害人參加赴日本等國家出境旅游團為名義,利用超低報價吸引受害人報名,與受害人簽訂《出境旅游合同》,要求每名受害人繳納3萬至5萬元保證金,并承諾于旅游歸國后45天內返還。但游客回國后,犯罪嫌疑人并未按期返還押金。通過上述手段,秦某、李某等人共騙取300余名受害人出境游押金近1000萬元人民幣,款項主要用于其個人揮霍消費。
目前,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赴境外旅游呈高速增長狀態。經營出境旅游的公司良莠不齊,侵吞出境游保證金的現象時有發生。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出境旅游應選擇信譽良好的正規旅行社,以防上當受騙。
方某等人“加盟代理”合同詐騙案
2012年,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偵破方某等人利用“加盟代理”為幌子進行的合同詐騙犯罪案件,期間發現同類案件較多,于是開展集中打擊行動。先后打掉從事此類詐騙活動的公司17家,逮捕犯罪嫌疑人19名,受害人共計400多名,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涉案金額1530萬元。至2014年12月,該系列案件全部審結,各被告人被以合同詐騙罪判處1至1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這些不法分子的大致作案流程為:
(一)借用他人身份證,通過代辦公司代辦,到工商部門注冊成立多家公司。
(二)以本公司開展特許經營招收區域加盟代理商銷售產品為名,發布虛假廣告,虛假宣傳公司實力,夸大產品功效;并按照從網上購買的客戶資料,打電話向客戶介紹公司并推銷公司產品,邀請客戶參加產品推介會。
(三)騙取客戶信任后,誘使其與公司簽訂區域加盟代理合同,成為“加盟商”;再將從別處低價購買的產品,改換名稱和包裝,加高價銷售給加盟商;等到加盟商發現被騙要求退貨時,就將公司關閉、注銷,逃避責任。
(四)再成立一家新公司,并更換產品名稱及包裝,防止原公司加盟商找到他們,采取上述手段繼續騙錢。
辦案民警提示有投資“加盟代理”意向的群眾,選擇合作伙伴時,要仔細考察對方公司及所代理銷售的產品及服務,切莫輕信所謂“國際一線品牌”、 “市場前景廣6司”等虛假宣傳,不要輕易繳納高額“保證金”或購買大批產品,以免上當受騙。
孫某等人制售假冒偽劣電纜電線
2014年9月,在公安部經偵局統一組織下,重慶警方聯合河南、四川警方,破獲孫某等人制售假冒偽劣電纜電線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繳獲假冒偽劣電纜線成品1萬余圈(30余噸),涉案價值6000余萬元。
經查,2011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孫某在河南鞏義設立生產窩點,在當地購進劣質銅絲、假冒商標標識等,組織員工大肆生產假冒重慶“鴿牌”電纜電線,并在重慶設立倉儲窩點,將假冒電纜線銷往重慶及四川等地。為使消費者上當受騙,不法分子還假冒鴿牌公司的官方網站,制作假冒的防偽二維碼。消費者一旦利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查驗真偽,就會鏈接不法分子設置的“溫馨提示”登錄假網站。假冒偽劣電纜線對正品市場造成極大沖擊,致使作為重慶本地電纜領域支柱企業的“鴿牌”公司損失慘重,市場份額陡降了40%多,年均給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000余萬元。尤其嚴重的是,這些假冒偽劣電纜電線質量低劣,使用壽命遠低于正品,容易引發短路、掉閘等事故甚至造成自燃,嚴重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辦案民警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電線電纜時,要仔細觀察包裝材料,檢查產品合格證、質保證書是否配套齊全,字體印刷是否清晰、排列是否規整;還要檢查線纜絕緣外殼和內芯,假冒偽劣產品的外殼手感較為粗糙,內部銅絲排列較為;麥亂。此外,民警提示,消費者切莫輕易相信產品包裝上的所謂防偽標簽、電話或者二維碼,可通過查詢企業官網或致電企業直接進行聯系、確認產品真偽,以防上當受騙。
姜某等人制售假冒偽劣滅火器案
2014年8月,在公安部經偵局指揮下,浙江等20余省市公安機關統一行動,成功破獲浙江省江山市姜某等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消防器材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0余名,搗毀生產、銷售假冒偽劣滅火器窩點9個,繳獲假冒偽劣滅火器11萬余個。
本案犯罪嫌疑人制售的假劣滅火器,簡體來源于正規消防器材廠家淘汰的不合格簡體,滅火劑是用石頭粉填充,商標委托地下印刷廠印制,閥門、壓力表等通過網絡購買,然后請工人組裝,再通過物流公司將假冒偽劣滅火器銷往全國各地。這種“以次充好”的滅火器,灌裝的有效滅火濟含量較低甚至為零,不僅不能有效滅火,有的還產生助燃效果,安全隱患十分嚴重。
女辦案民警提示廣大群眾,購買消防器材要做到“兩驗三看”。 “兩驗”就是驗證產品身份證標識并上網進行驗證。公安部從2008年起即對滅火器、防火門、消防應急燈具等三類產品實行消防產品身份證管理,消費者購買時應注意查閱該產品是否有消防產品身份證標識,并登陸“中國消防產品網”進行驗證,凡是沒有網上備案的基本上都是假冒偽劣產品。 “三看”就是看滅火器的壓力指針是否在綠色區域;看滅火器上有沒有滅火對象或種類、使用方法、保質期、制造廠名等信息;看外表是否有碰傷、變形、劃痕等。此外,最好到正規消防器材經銷店購買消防產品,不能一味貪圖便宜,明顯低于市場價的產品往往缺乏安全保障。
亮碧思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傳銷案
2006年以來,亮碧思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及所屬澳門分公司以銷售香薰油、精油、化:收品、紅酒等產品為幌子,實際以收取“入門費”、按層級發展人員和按“人頭”返利方式,在廣東等地招攬內地人員從事傳銷。2011年后,其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并以赴港短期旅游的方式,成批組織內地人員前往香港參加上述活動。內地參與人員以廣東為中心逐步向他省擴散,涉及廣東、湖南、湖北、江西、陜西、廣西等省份數萬人,大批參與群眾因此遭受慘重損失。2013年以來,廣東、湖南、湖北、廣西等地公安機關相繼對上述公司有關人員涉嫌傳銷犯罪問題立案偵查,涉案金額數億元,其中部分案件已經法院判決。但由于法律制度差異等多種原因,亮碧思公司在境外仍然存在,仍不斷蠱惑內地群眾參與傳銷活動。2015年,廣東中山、東莞等地又新發相關案件。
目前,“亮碧思”傳銷組織仍在一些地方發展蔓延,對此,公安機關將持續依法嚴厲打擊。同時提醒廣大群眾,對“亮碧思”傳銷組織要提高警惕,嚴防上當受騙;參與傳銷害人害己,最終必將血本無歸。
鄧某等人“P2P”非法集資案
2013年5月至11月,鄧某等人打著“P2P網絡借貸” (即個體與個體間通過互聯網實現的直接借貸)的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與群眾簽訂所謂“電子借款仂’議”的方式,向1300余人非法集資1.2億余元,造成經濟損失5000余萬元。2014年7月,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判處鄧某有期徒刑3年。
鄧某等人主要犯罪手法為:一是設立互聯網平臺,公開宣傳高息返利。他們在互聯網建立“東方創投”P2P網貸平臺,公開宣傳“本息保障”、 “資金安全”、 “賬戶安全”,承諾給投資人月息3.1%至4.0%不等的高額利息,通過互聯網宣傳、電話聯系及投資人相互介紹等形式,吸引各地客戶在其網絡平臺進行投資。二是虛構借款項目融資,資金自融自用。鄧某虛構短期拆借、房產及車輛抵押等借款項目,將偽造的抵押合同上傳至網絡平臺供客戶選擇;并以保護借款人隱私為由,隱去借款人真實身份,使投資人難以了解真實情況。所募資金均由投資人直接轉款至鄧某私人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平臺賬號,被鄧某擅自更改用途,用于購買商鋪及支付前期投資者本息。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網絡借貸領域魚龍混雜,一些不法分子打著“P2P'’幌子從事非法集資活動,投資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被一些時髦概念所蒙蔽。那些缺乏實際經營內容、靠“拆東墻補西墻”維持的資金騙局,遲早要崩盤,最終受損失的還是廣大投資者。
郭某等人非法經營“黑期貨”
2012年3月,公安部經偵局組織21個省(區、市)公安機關統一行動,破獲郭某等人非法經營黃金期貨案。經查,2008年以來,郭某等人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以中天香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天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名義,發展6000余個代理商,吸收客戶4.6萬余人,通過其私自設立的網絡交易平臺,進行“倫敦金”等非法黃金期貨交易,累計收取客戶保證金約15億元,非法交易額達8000余億元,非法獲利近10億元。
近年來,誘騙投資者參與非法期貨交易的違法犯罪活動較為活躍。不法人員未經國家相關部門批準,利用私設的“交易市場”、電子商務公司、投資咨詢公司等,或以境外合法期貨經營機構的分支機構、代理商的名義,通過網絡、電話等渠道招攬投資者,在其私自搭建的電子交易平臺上進行貴金屬、農產品、外匯等各種類型的“期貨交易”,并收取高額交易費用獲利。一些不法公司還在其私設的交易系統中,利用開立的交易賬戶與投資者對賭,通過虛增資金、操控交易系統影響交易行情等手段,使投資者短期內產生較大虧損,從而牟取高額獲利。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 目前我國經依法批準設立的期貨交易場所只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除此之外,在任何場所進行的期貨交易或者名為現貨實為期貨的交易,均屬非法的“黑期貨”。我們一定要識破“黑期貨”的騙人勾當,切勿輕信“一夜暴富”的蠱惑,以免遭受經濟損失。
唐某等人假幣“調包”
2015年2月,在公安部經偵局組織下,經過江西、湖南、廣東警方持續一年多的艱苦努力,聯合破獲了“5.08”系列運輸、購買假幣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繳獲假幣1047萬元。而牽出這起大案的,是2013年12月22日的一起看似不起眼的“小案”。
當日早晨,唐某(女)在江西省萍鄉市開發區某餐館結帳時,先是拿出一張百元真鈔給店主,待店主找錢時,又說有零錢,隨后將一張折疊在一起的5元錢遞給店主。店主打開一看,發現缺角破損嚴重就退回給該女子。唐某只好又從包中拿出一張百元鈔票給店主。細心的店主發現這張百元鈔票并非最初那張真鈔,而是一張假幣,于是將其扭送至派出所。萍鄉市開發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獲悉后迅即派員前往審查。經梳理排查,辦案民警發現自2013年6月以來,萍鄉市境內己發生十余起類似案件,有的犯罪嫌疑人先用真錢購買煙酒等商品,而后采取“調包”手段詐騙店家,待店主發現上當時,人己不見蹤影,損失最多的一位店主被騙3800多元;還有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以整找零”方式作案,用大面額假幣購買價值僅幾元的東西,以換取受害人找回的真錢。
辦案民警提示廣大群眾,目前我國并沒有所謂肉眼無法識別的“高仿真”假幣,普通群眾不借助儀器也能有效識別鈔票真偽。例如百元人民幣左下角的“100”采用光學變色油墨印刷,變換角度看時會在綠色藍色之間變化;假幣則沒有變色效果。再如,百元人民幣右上方的花邊里,傾斜一定角度時才會看到“100”字樣;而假幣的“100”不傾斜角度也能看到。只要我們提高警惕,不法分子就沒有可乘之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