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18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光明 實習生 陳瀅冰)“互聯網+”,即“互聯網+傳統行業”,這是目前大多數人對于這個概念的字面解讀。事實上,“互聯網+”模式,從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諸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
今年1月20日,海南易建科技股份公司成為我省首家“新三板”掛牌的高科技企業。他們對“互聯網+商業”模式尤為推崇,其開發的免稅易購平臺于2014年6月正式對外運營。上線不到半年交易額達900萬元,首年訪問量(PV)近5000萬。
80后河南小伙王海峰是海南酷秀創始人。大學畢業后,他自主創業在網上售賣電影票、景區票等。通過“互聯網+旅游”,他們與海南90%以上的旅游景區合作,預計今年經營收入將突破10億元。
借助“互聯網+房產”,海南我房網去年平臺交易額達16億元,收入4000萬元……
海口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口正抓住“互聯網+”時代來臨的機遇,鼓勵和支持創新創意,加強互聯網產業和海口優勢的充分融合,有效推進“互聯網+”落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互聯網+”
利好電商產業
海南大學信息學院教授黃夢醒長期關注海口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并作了深入調研。
“互聯網+”戰略,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電子商務。當“互聯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時,無論對互聯網產業本身,還是傳統制造業而言,都是重大利好。黃夢醒認為,今年是電子商務發展關鍵的一年,也是令人期待的一年。隨著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電子商務再次處在中國經濟轉型備受關注的“風口”。
海口按照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電子商務、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主要思路,努力加快電子商務應用,形成電子商務產業支撐和服務體系,建設一批電子商務集聚區,形成了電子商務發展新格局。
2014年8月20日,海口成立海口市電子商務協會,鼓勵電商企業抱團發展,搭建了電商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梁,有效地促進了我市電子商務健康、快速、協調發展。
2014年10月17日,海南首個電子商務產業園江東電子商務產業園正式掛牌成立,標志海南結束了沒有電子商務產業園的歷史。2015年2月,江東電子商務產業園申報國家第二批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現已通過國家商務部的初審。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海口電子商務交易額約800億元,同比增長23%左右。旅游電子商務交易額約300億元。海口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占全省70%以上。注冊電子商務企業數目達870余家,涉及電子商務購買和銷售的企業超過4000多家,其中第三方旅游電子商務企業將近300家,淘寶、天貓賣家注冊超過1500家。電子商務相關就業人數超過50000人。在海口市200多萬的居住人口中一次性或多次性參與網上購物的人數超過70萬人。
除借助淘寶網、京東商城、當當網、蘇寧易購等國內主流交易平臺外,海口本土的電子交易平臺發展日益壯大,包括海南航空售票系統、天涯社區、海南在線、數字島、中國咖啡商貿城、團游商城、中橡商務網、南國食品網、易買網上商城、海南米井等。服務模式與國內主流交易平臺服務模式相似,主要有B2B、B2C、C2C、O2O等電子商務模式。
電商產業
與實體經濟融合
黃夢醒認為,近年來電子商務在海口市農業、商貿物流、旅游、房地產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逐漸形成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的發展態勢。
根據對重點行業抽樣調查顯示,海口市70%的企業開展了網絡化經營。其中,40%的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通過自建的電子商務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比較典型的有南國食品、我房網、易買商城、酷秀創投等;25%的企業利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開展市場營銷與供需信息發布等應用;海口的企業網上采購和銷售的比重正呈逐年上升態勢。
海口市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帶動發展效應明顯,如南國食品、易買商城、我房網、海南米井等電商企業,在全市布局O2O的趨勢明顯。同時,海口市電子商務協會還開展了海南省電子商務千人培訓計劃的示范工程。這為當地院校以及企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通過已經成功舉辦的多場培訓在當地形成了良好的活動影響力,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還解決了企業電商人才緊缺的問題。
目前,海口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信用服務、電子支付、現代物流和電子認證等支撐體系正在逐步完善。在線支付方面,除支付寶、財付通、首信易支付、百付寶、快錢、銀聯在線等國內主流在線支付服務外,海口市本土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平臺“海航新生支付”,業務已涵蓋網絡支付、預付卡以及銀行卡收單等眾多領域。
物流方面,全市已有大型快遞企業20家,包括順豐、申通、圓通、韻達、郵政等國內主流快遞企業。此外海口市于2013年啟動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建設,鼓勵本土企業路路通物流、八百里物流等物流企業,通過完善末端網點建設,解決好“最后一公里”的運送。通過海口市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建設項目,真正實現讓“小快遞”服務“大民生”。
認證方面,不管是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認證,還是電子商務行業相關資質的認證,乃至信息技術安全認證等,都與國內主流認證服務類似。海南本土的數字認證機構有海南省數字證書認證中心,本土的相關資質認證機構有CQC海南中心等。
國家實施“互聯網+”戰略,標志著互聯網產業進入了“黃金發展期”。海口加強對互聯網產業的支持引導,促進了更多創業項目的誕生,重點打造“互聯網+旅游”、“互聯網+熱帶農業”、“互聯網+工業”等經濟亮點,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發展。
“互聯網+旅游”
代表企業:海南酷秀傳媒公司
王海峰是個“80后”,由他一手創建并擔任CEO的海南酷秀傳媒公司已成為海南電子票務的后起之秀,經營收入從2013年的2800萬元增至2014年的2.2億元,今年更是有望到達10億元。
海南酷秀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公司現有員工280人。經過幾年的發展,酷秀目前已是海南最大的電子票務服務商,與海南各大電影院合作,占據海南電影票務市場在線售票業務的70%以上市場份額;與海南90%以上的旅游景區及大部分酒店合作;公司自行研發了演出票務出票系統,并參與海南演出市場80%的演出項目的票務營銷及分銷;發展線上及線下全國分銷商500多家,成為海南旅游電子票務的標桿。
王海峰介紹,酷秀以旅游業務為主,布局了深圳、北京、河南、四川、云南、陜西等子公司,把業務推向全國,把海南的旅游市場全國化。目前酷秀立足海南放眼全國,計劃3年內讓公司成為全國首家在線票務的上市公司。
“互聯網+房產”
代表企業:海南我房網
2011年,海南我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我房網)平臺交易額僅4100萬元,收入162.09萬元。時光僅僅過去3年,去年他們的平臺交易額達16億元,收入4000萬元。
公司總經理林志標介紹,目前他們的員工已達到600多人。以海南的新樓盤互聯網服務業、二手房互聯網服務業、裝修互聯網基礎服務業、網絡新技術研發創新能力提升四種業態為基礎,統一招商、集中銷售;他們還以服務為基礎,為招商新樓盤、入住二手房中介公司和裝修公司,提供新樓盤銷售、二手房買賣以及房屋裝修等專業服務平臺。旨在帶動海南樓市傳統產業轉型,創新海南樓市傳統產業售房渠道,使電子商務產業為海口市經濟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林志標介紹,我房網目前招商海南樓盤已有500多家、入住二手中介有5000多人、裝修公司50多家,其中海南樓盤上線展示已有1500多件、二手房中介發布房源154269條。
“互聯網+農業”
代表企業:羅牛山食匯信息公司
羅牛山集團公司2013年以來,依托羅牛山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開創了海南首家生鮮電商O2O高端服務品牌———“食匯到家”,打造了集線上、線下交易服務為一體的全品類菜籃子綜合電商服務平臺,以及新型農產品直供直銷配送中心。
配合“網上菜籃子”的發展,羅牛山集團旗下食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主開發了一系列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交易及管理系統,包括線上及移動交易平臺、ERP及客戶服務系統、大客戶專用交易云平臺等,不僅方便用戶下單,更保證了客戶信息及交易數據的安全。公司組建了專業買手團隊,將海南本地最優秀最具特色的農產品進行匯聚,并通過自營電商平臺,以及天貓、京東商城、微店等電商平臺銷往全國。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已累計發展島內宅配客戶10000多家,島外客戶數萬戶;飯店、企事業食堂等大客戶數十家,銷售產品包括蔬菜、水果、肉類、禽類、蛋類等全品類菜籃子食品。記者了解到,海口“互聯網+農業”代表企業還有惠農網、農博網、鮮立得等生鮮蔬菜電商企業。
海口的“互聯網+旅游”、“互聯網+地產”、“互聯網+熱帶農業”等模式企業還有很多。
如“互聯網+物流”。海南八百里物流設有4萬平方米的倉儲基地,同時擁有倉儲管理系統、“微運”APP汽運物流調度平臺、快遞分撥系統等先進的物流信息化系統,去年1月11日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上市。海南華迅物流擁有自有及租賃干線配送車輛50余臺。今年5月1日兩家企業合作形成“華迅八百里”物流,為島內中高端客戶提供倉儲租賃、最后一公里配送等專業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
“互聯網+”插上騰飛翅膀
互聯網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基礎平臺,海口必須緊緊抓住“互聯網+”時代來臨的機遇,有效推進“互聯網+”落實,主動作為、創新服務、簡政放權,為互聯網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在2014年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為搶抓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機遇,已經或正加快出臺財稅、金融、人才等相關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促進電商發展。
2014年8月海口市政府出臺了《海口市人民政府關于穩增長促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了促進電子商務快速增長的支持辦法。如對通過B2B、B2C、C2C等電子商務形式實現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5000萬元、1億元、10億元、50億元的經營主體,分別按5萬元、10萬元、20萬元和50萬元給予一次性獎勵。對當年新辦理工商和稅務登記且注冊資金200萬元(含2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電子商務企業,給予實繳資本2%的一次性開辦獎勵;并自成立或認定年度起,前3年按照地方財政貢獻額度給予全額獎勵,第4、5年按50%予以獎勵。
海口還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制定和出臺《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海口市2015-2020年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法規,通過出臺指導意見,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扶持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主要通過稅收返還或一次性直接獎勵等方式對電商企業進行資金扶持,鼓勵電商企業注冊、創建電商示范基地、搭建電商服務平臺、傳統電商做大做強等。
在旅游、物流、房地產、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領域,打造一批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培育3-5家離島免稅商品電子商務進口企業,支持相關監管單位政策創新突破,制訂離島免稅電子商務特區政策。
進一步嘗試“互聯網+”與實體經濟及便民生活的融合。進一步發展社區電子商務,推廣社區電子信息和交易終端,整合購物、繳費、家政、社保、醫療保健等服務資源,構建便民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推進社區電子商務連鎖超市建設,促進社區商務服務網絡化。拓展移動電子商務應用領域,支持各類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移動電子商務業務,不斷創新消費模式,延伸交易網絡,為百姓提供便捷服務。鼓勵發展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O2O模式,推動傳統百貨、連鎖超市等零售業與電子商務互動發展,依托原有實體網點、貨源、配送等商業資源開展網絡零售業務,進一步發展集電子商務、電話訂購和城市配送為一體的同城購物平臺。
“互聯網+”新常態必將促進更多創業項目的誕生,并引發大量“互聯網+”模式企業的爆發。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計劃給予大學生創意孵化更便利的條件,重點培育中小微型電子商務企業,大力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領和推動互聯網企業實現蓬勃發展。
?
相關鏈接:
"互聯網+"時代的數據安全與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