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0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曾麗園)從今年4月起,海口將持續一年開展“法惠百姓 服務萬家”主題活動,法制宣傳員、普法志愿者、人民調解員等相關人員深入村居“兩委”,不斷完善基層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
法治宣傳提高基層群眾法律素質
活動期間,各區每月要開展不少于1場的村(居)法律集市集中宣傳活動,組織法治宣傳員、普法志愿者、人民調解員等深入實地發送各種法治宣傳資料和普法讀物,與基層群眾進行面對面的宣傳、咨詢、交流。
除市司法局安排的專場宣講外,各區可自行聯系以市管律師為主的“律師以案釋法”宣講團成員進入村居進行宣講,每月開展宣講活動不少于1次。宣講內容重點針對“三農”發展、耕地保護、土地征用、拆遷補償、村民自治等。
開展“法治影視進村(居)”集中巡映活動,編印和贈送村(居)法治讀物。
每個村(居)委會聘請1名法律顧問、配備1名法治宣傳員、建立1個村(居)調解委員會、每個自然村制作1條“有糾紛找司法 有疑難請撥‘12348’”宣傳標語,每個村(居)委會建立1個法治宣傳欄或法律圖書角(室)。
法律服務提高基層群眾依法治理水平
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市管律師,成立律師法律服務團,服務團成員負責與1—2個鎮(街)司法所聯合提供法律服務。活動期間,參與聯合的律師事務所組織本所律師到司法所開展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活動不少于2次。
在村、社區的便民服務中心或其它公共服務場所,以醒目的方式向村(居)民公開法律顧問的姓名、聯系方式、工作職責等信息。每一位法律顧問每月必須至少與服務的村、社區聯系1次,每季度至少走訪1次,年服務次數不少于4次,并按照《海口市農村法律顧問管理暫行規定》所提出的要求履行好職責。
法律援助維護基層群眾合法權益
開展“法律援助關愛婦女兒童”、“法律援助進農村進社區”等活動,集中時間、集中地點,組織法律工作人員現場提供法律咨詢,受理群眾法律援助申請,提高法律援助知曉率。
重點針對基層涉農群體性糾紛、農民工討薪、老弱病殘維權等案件,推進非訴訟調解工作,加大非訴訟調解力度。
創新便民服務措施,探索在線解答咨詢、網上受理案件;開辟綠色通道,對老弱病殘、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對突發緊急、涉訪涉訴、社會關注的案件和群體性案件,優先快速辦理。
矛盾糾紛調解推進基層平安建設
每個村(居)委會要設立人民調解組織,并聘請3—5名糾紛信息員,建立信息員資料,積極構筑預防糾紛網絡,及時發現和掌握矛盾糾紛動態。
采取走訪式、面對面的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全部登記造冊,逐一分析研究,逐一制定調處方案,逐一落實調處責任人。
活動期間,各區要舉辦不少于2次的村(居)民調解示范大會,達到“化解一片、教育一片”的效果。
?
?
相關鏈接:
海南放開部分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價格 實行市場調節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