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日本首相安倍21日宣布了一項今后5年大約1100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計劃。
按照日方官員的說法,與之前5年日本此類基礎設施投資規模相比,這項計劃的金額增加30%,其中大約半數資金來自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和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等國家機構。
強調“高質量”
安倍在日本一場亞洲官員和專家研討會上宣布這項投資計劃。他說:“我們打算積極利用這些資金,以長遠視角,使亞洲遍布高質量、創新性的基礎設施。”
日本媒體先前報道,新計劃意在表明日本致力于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和技術轉讓,幫助在亞洲建設“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同時“區別于亞投行”。
日方官員說,日本政府期待借助這項計劃吸引民間投資,滿足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資金需求。
本月初,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的亞行理事會第48屆年會上,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提出“官民一體擴大亞洲基礎設施投資”的構想,稱日本政府將與日本企業一道加大對亞洲的基礎設施投資。
麻生說,這一舉措會“為亞洲高質量經濟增長作出貢獻”。日本“將進一步利用高效率的煤炭火力發電、新干線等世界最尖端技術和知識,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
日本《讀賣新聞》評論,日本希望利用這項計劃提高存在感,與倡議設立亞投行的中國展開主導權之爭。
應對國內壓力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王海濱表示,除了“叫板”亞投行,日本這一計劃的動機可能包含“更大的想法”。
外交學院外交系副教授牛仲君認為,日本這一計劃包含搶占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削弱亞投行影響力等目的,同時也是安倍政府應對國內輿論壓力的舉措。
他說,日本國內呼吁加入亞投行的聲音正在加大,安倍政府的相關決策受到質疑。不少經濟學家和企業認為,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空間非常大,日本應抓住機遇、搶占市場。
牛仲君分析日本投資計劃的資金構成和具體實施方式后認為,這一計劃“本質上更多還屬于日本國內的對外經濟政策,對‘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影響沒有部分媒體宣傳的那么大,沒必要過度解讀,不用把它看做是(與亞投行)唱對臺戲的國家戰略”。
“斗氣”得不償失
目前,已有57個國家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但日本和美國尚未表態加入。
就日本投資計劃對亞洲地區的影響,王海濱說,如果計劃專注于推動投資,對亞洲國家而言將是“福音”;但如果意在與亞投行“斗氣”,可能“得不償失”。
日本投資計劃部分資金將以官方發展援助(ODA)的方式提供給被投資國。王海濱認為,日本ODA在西方國家中起步相當早,在東南亞等地區開展多年,相對成熟。
牛仲君認為,亞投行要發展,也需要與包括亞行在內的其他機構交流合作。“亞行以前沒有很多基礎設施投資……希望雙方從地區發展角度出發,展開合作式建設,實現互補合作。”
?
?
?
相關鏈接:
亞投行年底前正式成立 各方就章程達成一致
路透:中國和印度或成為亞投行最大股東
日擲千億與亞投行“搶生意” 安倍計劃對抗色彩濃厚
外交部副部長:亞投行年底將正式成立并投入運營
亞投行或在亞歐各設立分行 印度欲與中國爭奪行長
尼泊爾擬向亞投行求助 或成亞投行首位顧客
亞投行高管擬設“一正十副” 印度欲與中國爭奪行長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