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禍”猛如虎。5月23日,臨高和儋州相繼發生3起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造成3名孩子不幸溺亡,一對母子失蹤,令人悲痛和嘆息。這也再次敲響了有關學生安全的警鐘。有關部門提醒廣大家長,海南夏季天氣炎熱,是溺水事故高發期,家長要提高警惕,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監管,讓孩子遠離危險水域。
A悲痛
一天內發生3起未成年人溺水事故
臨高:水利溝邊玩水,12歲男孩落水身亡
臨高縣和舍鎮抱堂村附近有一條近20米寬、四五米深的水利溝。23日中午,一名12歲、現讀小學六年級的男孩和小伙伴一起,來到這條水利溝邊玩水,該男孩意外落水失蹤,當地政府組織多部門趕到現場搜救。
據了解,當天中午,這名男孩意外落水后消失,他的小伙伴急忙向過路的大人呼救。當地群眾聞訊趕到現場搜救但無果。當天下午,轄區派出所民警和消防官兵接到報警后相繼趕到現場救援,但一直到昨日上午仍未找到失蹤男孩。
昨日下午1點多,記者獲悉,當地警方與村民在距離事發現場7公里的下游處發現男孩遺體浮上水面,消防官兵隨后趕到進行打撈。
臨高:四孩子結伴釣魚,其中兩人不幸溺亡
23日下午3點左右,家住臨高縣加來農場的中學生小祥、小文(均為14歲)以及他們的表兄弟共4人,來到加來農場敦隆村附近一處水塘邊釣魚時發生意外,小祥、小文不幸溺亡。
據臨高縣公安局加來派出所民警介紹,事發前,幾名伙伴中有人勸說并阻攔小祥、小文下水,但小祥、小文稱只在淺水處玩一玩,結果下去后發生了意外。事發水塘水面渾濁,水深兩米左右。兩個孩子落水后,另外兩人立刻向路人求助并報警,一位路過的年約40歲男子立刻下水搜救。令人遺憾的是,當警方村民合力在水中找到兩個孩子時,他們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聞訊趕到的家屬悲痛欲絕。
據了解,小文是紅華中學初一學生,小祥是加來中學初一學生。事發水塘已經存在了多年,一直沒有人管理。
?
儋州:男童撿螺落水,母親救子雙雙失蹤
23日中午12點半,儋州那大鎮東干橋的水利溝邊也發生一起溺水事故。一位母親帶著一對兒女到水利溝邊洗衣服,兒子不慎落水,急于救孩子的母親在奔跑過程中也不慎跌入水利溝,母子雙雙被湍急的水流沖走,只留下小女兒在岸上大哭。
據了解,當天中午,一位母親騎電動車載著一兒一女(兒子大約四歲,女兒大約兩歲),來到東干橋附近的水利溝邊洗衣服。母親洗衣服的時候,兩個孩子就在水利溝邊玩耍。附近居民介紹,當時男孩想撿水利溝邊的螺,不小心失足落水,一下子被湍急的水流沖出好幾米遠。不會游泳的母親見狀趕緊往下游跑,準備下水救孩子。由于水利溝堤岸的坡度比較陡,母親一不小心也失足掉進水利溝里。
當附近群眾聞訊趕來救人時,母子二人已經被水流沖走,只留下小女孩一個人在岸上大哭。之后,大家趕緊撥打110。消防官兵到達現場后,沿著水利溝的下游進行搜索。民警將岸邊的小女孩帶到派出所暫時安頓。
昨日,記者從儋州市消防支隊了解到,因水流急、暗流多、水底情況復雜,截至昨日下午5點,仍未發現溺水母子,消防官兵目前仍在搜尋中。
B數說
2-5月我省已十多名兒童少年溺亡
今年以來,讓人痛心疾首的類似溺水慘劇時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2-5月,海南已有十多名兒童少年不幸溺水身亡。
3月29日,五指山市毛陽鎮中心小學一名四年級學生在河里玩耍時不幸溺亡;3月8日,定安縣龍州河潭黎村河段,4名小男孩在玩水時,其中3人不幸溺水,70歲的村民葉阿公救起兩名男孩,但沒能救起第三名男孩;同日,在文昌昌灑鎮下崀村,一名六齡童落入西瓜地蓄水塘后,緊張的母親跳入水塘救兒,母子雙雙溺亡;2月28日,三亞龍海村3個孩子到村附近的大水坑玩耍時全部溺亡;2月25日,澄邁縣瑞溪鎮瑞溪村一名15歲男孩,在河里救起一名落水同伴后,自己不幸溺水身亡;2月22日,定安縣龍河鎮西坡村的兩名小男孩在龍州河玩水時,雙雙溺水身亡……
C反思
讓孩子遠離危險水域還要學會自救
接連發生的溺水事故,再一次給兒童的人身安全敲響了警鐘。據悉,省教育廳此前曾經多次通報各地溺水事故,要求各地學校抓好學生安全教育,同時努力創造條件,開設游泳課程,指導青少年學生熟練掌握游泳技巧和自救方法。去年,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等8部門聯合下發通知,決定建立我省防范中小學生溺水事故聯動工作機制,防止溺水事故發生。
海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李波老師認為,學生溺亡事故頻發有多重原因,如對孩子缺乏監護、危險水域的社會監管缺失、學生游泳技能不足等。“愛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在外部條件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孩子加強自身的能力——學會游泳就顯得尤為重要。”李波老師說,很多溺水者是因為不會游泳而失去生命的,因此,孩子必須要學會自救,鼓勵大家到正規的培訓場所學游泳。
省消防部門提醒,假期期間很多孩子會結伴外出游玩,家長一定要及時進行安全教育和管理,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學習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同時,家長更應該避免孩子獨自或結伴到河邊玩耍,讓孩子遠離危險水域,以免悲劇發生。
?
?
?
?
?
相關鏈接:
臨高78歲老人孤島生活42年 房毀人病無處安放晚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