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7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曾毓慧)汛期在即,我市正在重點監控、整改市區20個積水點,并完善預警機制;除此,為解決海口市區內澇癥結,今后,對一些涉及河、湖、溝、塘的建設項目,市規劃局將進行行洪排澇影響評審。
26日下午,海口市召開“三防”工作會議時透露上述信息。副市長、市“三防”指揮部指揮長蒙國海出席會議并部署工作。
看數據
120個加固項目
水庫安全度汛始終是海口市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從今年水庫汛前檢查的情況來看,一類基本安全的有108宗,占86%;二類安全有問題的有10宗,占8%,三類水庫病險的有8宗,占6%,我市累計完成了病險水庫加固項目120個,基本覆蓋全市的病險水庫,但部分水庫還存在各種工程隱患,特別是小型水庫多數處在無人監管狀態。
就此,會議要求,各區和市水務局一定要落實各項措施,確保水庫安全度汛。
20個積水點
近幾年來,由于多種因素,城市暴雨內澇災害日趨嚴重,我市主要有紅城湖路、濱涯路、永萬東路、椰海大道等20個積水點。
會議認為,城市的內澇必須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一是市市政管理局要認真落實應急排澇工作預案;二是市水務局要加大對河、湖、溝、塘的巡查力度,及時制止各種堵塞、填占行為;三是各區要加大對區級管轄的小街小巷排水設施、設備的維護管理;四是市規劃局要對一些涉及河、湖、溝、塘的建設項目進行行洪排澇影響評審;五是加強城區容易漬澇的街道和地區進行監控,完善預警機制。
86棟防洪樓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市完成了86棟防洪樓建設,已建成南渡江左岸、右岸防洪堤、海甸島、新埠島、濱海段防潮堤等堤防,南渡江左岸新坡至東山段防洪堤、龍泉至新坡段防洪堤等正在建設中,新建的國興、流水坡、山內村泵站也已投入運行。
也就是說,工程性的防汛抗洪能力進一步加強,但一些河溝整治項目和市區內的應急排澇項目尚未啟動。為此,市“三防”指揮部要求,各區和市水務局、發改、規劃等部門要緊密配合,加快推進今年防洪樓、三江防潮堤和桂林洋防潮堤項目的建設步伐。
?
相關鏈接:
海口今年為民辦實事24項 將對6處積水點進行改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