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唐先生向記者報料稱,今年2月份,在海口市秀英大道海玻路上(海玻市場附近),建了一個垃圾處理池,旁邊又附建了一個近80多平方米的兩層商鋪。據唐先生介紹,他為此事,向海口市秀英區城管部門投訴了3個多月,舉報有19次,但該部門至今都無任何行動。海口秀英區城管部門表示,垃圾池和商鋪確實屬于違章建筑,已向上一級部門反映。
市民報料 垃圾池一部分被隔離當商鋪出租
接到報料后,記者根據報料人的位置描述,從秀英大道方向往海玻路走100米左右,看到有棟外墻建筑為白色的建筑。據秀英城管相關工作人目測估量此違章建筑大概占地80多平方米。其中,一部分被用來做垃圾處理池,一部分建成兩層商鋪用來出租。目前,該違建商鋪被一個米鋪老板租下,由于米鋪老板不在店內,沒有了解到違建商鋪的相關情況。
報料人告訴記者,為此事,他從今年2月份,垃圾池和違建商鋪開始投建,到現在建成并使用,已經向海口市城管投訴19次。最初,還有5次投訴,得到了海口市秀英城管答復表示,正在要求違建方整改,但至今還無任何行動。
城管回應 垃圾池和商鋪確實屬于違章建筑
隨后,記者向海口市秀英區城管執法局執法大隊取得聯系,相關負責人表示,會派該區域的街道城管隊員到現場了解情況。30分鐘后,該大隊童良圖大隊長和幾名工作人員來到現場。“此處的垃圾池和商鋪確實屬于違章建筑,無正規手續,沒有經過報建。現在只知道垃圾處理池和商鋪所在土地屬于海玻市場。”童大隊說。
“雖然是違建,但上面沒有任何批示,我們也沒辦法做任何行動。我們能做到的事,就是將情況向上一級部門反映,等到拆除該違章建筑的批示后,我們才會立即處理。”童大隊說。
市民看法 公共資源被商業化利益化
那么,該違章建筑建成后,市民是如何看呢?真的會導致交通擁堵,一點好處都沒有嗎?周邊市民表示,這里上下班車流會多一點,但不至于堵車。因為違章建筑沒有占路面行車的面積,只是少了行人走路的地方。據市民徐先生介紹,違建的垃圾池,原來是一個老房子,專門是用來回收周圍市場廢棄物的一個垃圾點,之前市場管理較差很多垃圾箱丟放在那里,臭味很大。現在,自從垃圾處理池建成后,臭味少了很多,周邊環境改善了很多。
“建垃圾處理池無可厚非,但是,旁邊建起一個商鋪感覺公共資源被商業化了。本是公共資源,怎么違建商可以自己獨享私利?”市民徐先生認為,此處違建商鋪要為民所用,希望相關部門能及時整改。
?
?
?
?
相關鏈接:
海口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冠軍杯賽初中組二等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