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史上最強厄爾尼諾正在形成”的說法,中國氣象局29日回應說,去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仍在持續發展,預計將持續至秋季,達到中等以上強度,比歷史上最強的1997/1998年厄爾尼諾弱,不會出現史上最強厄爾尼諾事件。但厄爾尼諾事件對天氣氣候會產生明顯影響。
中國氣象局有關專家介紹,受厄爾尼諾事件持續發展影響,預計我國夏季長江中游到江南西部、松花江流域汛情較重;西南地區東部強降水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偏重;華北大部和西北地區東部發生夏旱的概率較大;夏季我國北方氣溫可能比常年同期偏高,但不會出現大范圍、長時間的極端高溫天氣事件。
氣象專家提醒做好防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準備。目前,厄爾尼諾事件持續發展,預計在夏秋季達到中等強度,將對全球天氣產生明顯影響,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將會明顯增多,各地應做好防御暴雨洪澇、高溫干旱等氣象災害以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準備。此外,江南、華南部分地區需加強防范暴雨洪澇,西南、西北部分地區需防御氣象干旱。
受厄爾尼諾影響,近期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繼4月份遭遇暴雨洪澇襲擊、造成上百人死亡之后,5月18日以來,印度大部分地區遭受高溫熱浪襲擊,局部地區日最高氣溫接近50℃,導致印度1000多人死亡;5月25日至26日,美國多地遭受強風暴襲擊,暴雨導致布蘭科河發生1929年以來最大洪水,美國加州正在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干旱;剛剛經歷了近85年最嚴重干旱的巴西近期出現旱澇急轉,暴雨成災;5月以來我國南方暴雨頻繁,近期華北出現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降水和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厄爾尼諾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平均海表溫度持續偏高的一種現象。目前,科學家采用赤道中東太平洋平均海表溫度距平(指當前值與常年同期值之差)作為厄爾尼諾事件的判定依據。當海水表面溫度持續3個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表明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當海水表面溫度持續6個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則確認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事件的強度分為5個等級,持續時間越長,月累計偏高值越大,其強度就越高,對全球氣候產生的影響也就越大。?
?
?
?
相關鏈接:
海南舉行"新聞媒體加強氣象預報發布與傳播工作座談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