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防總獲悉,今年以來,全國因洪澇災害死亡86人、失蹤15人,死亡人口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47%。這得益于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體系再次發揮顯著防災減災作用。
4月份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出現9次強降雨過程,尤其是5月份以來,強降雨過程密集、降雨量大、雨區重疊,累積最大點雨量近1400毫米,110余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5月份,華南、江南中部和南部降雨明顯偏多,出現6次強降雨過程,面平均降雨量廣東319毫米、江西360毫米、福建344毫米,廣西桂江、廣東北江、江西贛江上中游、湖南湘江上中游、福建閩江上游等64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洪水。進入6月份,南方地區又接連發生了兩次強降雨過程,累積最大點降雨量貴州雷山烏江309毫米、江西婺源汪口296毫米,湖南資水、江西昌江、貴州沅江上游等46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面對接踵而至的暴雨洪水,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體系再次發揮顯著防災減災作用。經過2010年以來的大力建設,全國2058個縣級山洪災害防治區基本上實現了雨量、水位自動監測與簡易監測相結合,現代化手段預警與土法預警相補充,縣、鄉、村、組、戶五級責任人相銜接,縣、鄉、村預案全覆蓋,避災轉移明白卡到組、到戶,互助與自救能力雙提升,形成了山洪災害防治綜合網絡體系,近年來發揮了巨大的防災避災效益,被山丘區群眾贊為“生命安全的保護傘”、“費省效宏、惠澤民生的德政工程”。入汛以來,發生暴雨洪水的地區嚴密監測、及時預警,提前組織轉移群眾,大大減少了人員傷亡。
據不完全統計,湖南、貴州、安徽、福建、江西、廣東、廣西、重慶、四川、云南等省(區、市)515個縣利用已建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向縣、鄉(鎮)、村、組17.5萬責任人發布轉移預警短信132萬多條,啟動預警廣播7900余次,累計轉移危險區群眾約33.1萬人次。今年以來,全國因洪澇災害死亡86人、失蹤15人,死亡人口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47%。其中,山洪災害、中小河流洪澇災害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為58人,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人數的57%,較多年均值的78%有明顯下降,防災避災效益顯著。
6月2日至3日,湖南桃源縣發生強降雨,縣防指加強對山洪災害易發區的水雨情監測,通過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提前發出預警信息,通知可能發生山洪災害區域做好防范工作。6月2日9時15分,在廣播、電話信號中斷情況下,桃源縣西安鎮11個村充分發揮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利用簡易雨量報警器加密觀測降雨,超過預警指標后及時報警。楊柳山村銅鑼員陸繼貴、口哨員張后華利用銅鑼、口哨傳遞轉移預警信號,成功將楊柳山村小學28名學生和學校周圍10多名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避免了人員傷亡。
6月7日至8日,貴州丹寨縣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縣防指8日凌晨2時利用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向南皋、興仁、揚武3個鄉鎮發布預警短信共1848條。村級責任人收到預警信息后,利用鑼鼓哨等預警設備發布報警信息,緊急轉移受威脅群眾745人,有效減少人員傷亡。
6月7日至9日,安徽南部地區普降大到暴雨,九華山風景區、青陽縣、太湖縣、宿松縣利用山洪災害監測平臺發布預警124次,發送預警短信3.72萬條,并通過山洪災害預警廣播不間斷播報雨水情實況,為群眾提供了及時、準確的雨水情信息和預警信息,緊急轉移1570人,沒有發生人員傷亡。
?
?
?
相關鏈接:
國家防總啟動3級應急響應 派工作組至海南進行防風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